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江苏南京: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记忆
2021/02/27 19:39  紫金山新闻  

  鸣锣、敲鼓、吹喇叭,在这震天响的开道仪式里,5米高的龙旗后紧跟一两百人的护卫队,随后高跷队、花篮队、抛叉队依次从南京溧水区洪蓝街道蒲塘村的祠山庙出会,民间艺人装扮成各路神仙,全村六七百人跟随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前后三天祠山庙会场景。在乡村逐步空心化的今天,这场村民自发组织的庙会如一个磁场,把男女老少从全国各地“吸”了回来,凝聚成一个整体,形成当地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资料图:蒲塘庙会

  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蒲塘桥、江苏省级非遗祠山庙会,两个多月前蒲塘村名列第三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公示名单。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这座村庄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坚守住自身的特色?南京的传统村落如何在保护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记者走访蒲塘村,在村民、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采访中寻找答案。

  祠山庙

  “比过年还热闹”的庙会,成为全村人的情结

  每年在庙会前几天,72岁的蒲塘村村民史年保都会从无锡的公司回到老家,公司里同村的员工也一起带回来。没有人对他有过要求,但这是他雷打不动的惯例。他说不上什么原因,只是觉得不得不这么做。

  “不仅是我,村里的年轻人都会从外地回来。”站在祠山庙前,史年保回忆起小时候的印象中,庙会就是全村最大的节日,“比过年还要热闹”。

  眼前的这个寺庙由村里自发筹建,每年的庙会正是从这里开始。去年迎来了一次出新,村民自发筹集了约90万元,“家家户户都愿意出钱”。

  捐赠名单

  文化的牵系像一根隐形的线,把所有漂泊的心灵都拉回了这个古老的村落。村庄倚靠着蒲塘河,位于洪蓝集镇以南,历史上曾为商贸集镇。村民们这种心中无法撼动的文化信仰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

  明代以来,南京一直盛行祠山庙会,其中溧水蒲塘桥的庙会最具代表性。《洪蓝镇志》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江南地区建360座祠山大帝庙(三国时期乌程侯张渤,曾在江南治水有功,受到当地百姓爱戴,后被封为祠山大帝。因其面黑,俗称“黑菩萨”),蒲塘桥庙即为其中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为祠山大帝主祭日,当地百姓举行传统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

  资料图:祠山庙会中的抛叉队(本文资料图均由蒲塘社区提供)

  20世纪90年代初,蒲塘桥庙会恢复。整个活动由蒲塘香火堂负责,蒲塘村周边的上仓、下仓、理村也会参与进来。筹备庙会从前几个月就开始了。今年78岁的叶根生凭借在村里德高望重的地位,已经做了20多年的庙会会长。他向记者介绍,为了顺利举办为期三天的庙会,有表演任务的艺人们会提前抽空就训练。而到了距离庙会前一周,就会组织四个村的主要表演人员坐下来开会讨论每一项的进展。

  到了庙会前一天晚上要杀鸡祭神。庙会期间,每天上午出会,沿着横穿村庄的一条老街前进,沿途几乎经过每家每户,全程大约持续两个多小时;下午则在村里的戏台“万年台”唱大戏,村民们还会邀请外村的亲戚朋友一起来看戏。

  资料图:祠山庙会中的高跷队

  出会时,所有表演人员都会穿上相应的服装、化好妆。其中高跷队尤为受关注,他们踩着近2米的高跷,装扮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及八仙等人物。出会的队伍中还有垂髫稚子。史料记载,原来的花篮队则全为少女,她们头戴簪花,身着绣衣,肩挑花篮。“现在挑花篮的大多是小孩子了,”叶根生介绍,“挑花篮是不能用手扶的,所以参与的孩子们也要提前练。”

  2009年,祠山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村庄的文化标签。每年都会有南京市区和周边城市的大型公演活动邀请庙会的民间艺人参加,把村庄的特色文化发扬传播。

  商人往来的必经桥梁,500年后成全国文保

  蒲塘桥

  祠山庙会早上约9点从祠山庙出会以后,都会经过村里的一座古桥——蒲塘桥,这正是蒲塘村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史料记载,这座桥桥长91.3米,净宽5.7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古桥。桥呈9孔,中心孔最大,跨径10.6米,两侧各孔逐渐收小。2013年蒲塘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旧时蒲塘河上就有蒲塘桥,为溧水至宣城驿路上的大桥,南宋末桥废。其后,赵琪兄弟请独自建桥。“逐捐所积蓄购石募工匠.....所费无虑三千金,皆出自己囊,无一毫取诸他。”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二月,费时五年建成。后来县令陈宪嘉赵氏义举,曾改名尚义桥,并作《尚义桥记》刻碑立于桥下,并在蒲塘集镇建尚义牌坊,以示对赵琪尚义之举的颂扬。所以又叫“尚义桥”。

  蒲塘桥在历史上一直是溧水和周边地区重要的通行桥梁,其西南端就是连接南京和浙江、安徽的陆路大道,这是一条苏商、浙商、徽商往来活动和贸易的交通要道。村民们表示,这是通往高淳、宣城的必经之路,曾给村里带来很多生活物资。

  不过桥梁已使用数百年,结构性能和材料性能明显下降,结构安全度降低,桥梁出现各种问题。

  去年,蒲塘桥迎来一次大修。蒲塘桥修缮设计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淳庆介绍,文物主体基本完好,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历史特征,这对研究溧水当地历史文化、造桥工艺、古镇交通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修缮后的蒲塘桥。淳庆供图

  “蒲塘桥在历史上虽然是乡民自建,但其整体结构和形制大多符合官式做法,桥孔采取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筑方式,造型优美、线条简洁、轻巧素雅、工艺精湛,桥的各部分构件如望柱、拱券、分水尖等加工较为精细,无论在营造技术还是造型艺术上都显示出江南地区的典型风格,是一处具备江南水乡特征和重要元素的典型桥梁结构。”淳庆说道。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历时半年的施工,蒲塘桥“还原了”、“结实了”和“耐久了”。“除去了后加的水泥砂浆面层,解决了桥面渗水的问题,局部更换了断裂或破损严重的侧墙石、拱券石和仰天石,修补了存在风化严重和较大孔洞的构件等,这些修复的石材全都是采用与原石材相同的石材—溧水当地特有的粉红色含砾凝灰质砂岩,最大限度地恢复蒲塘桥的历史风貌。”淳庆说道。

  自然生态纳入规划保护范围,留住乡村传统特色

  在入围第三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公示名单之前,蒲塘村已经被南京市关注。蒲塘村位于123省道和341省道交汇处,加上倚田望水的山水格局,村庄的交通和自然条件都十分优越。那么下一步如何借助优势保护和发展?

  去年年底,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就《溧水区洪蓝街道蒲塘社区蒲塘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进行公众意见征询。规划显示,将蒲塘传统村落规划定位为以商贸服务为特色的古村落,重点发展以名胜观光、传统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同时还作为江苏明代古桥名胜展示地、南京近郊以草莓种植为特色的体验旅游示范村等等。

  洪蓝街道蒲塘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史衍红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等项目的实施,蒲塘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今年计划在蒲塘桥周边建设蒲塘文化公园,增加村民的休闲方式,挖掘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我们这边距离傅家边非常近,打造蒲塘文化景点将草莓节、梅花节的游客吸引到我们这来,提升旅游价值。”

  蒲塘村规划效果图。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图

  不同于常见的村庄规划中只将房屋建筑纳入规划范围,此次规划编制里,村庄附近的蒲塘桥、蒲塘河等元素也被划入到传统村落的整体考虑。“这个村庄是我们在规划编制中讨论最激烈的一个村庄,非常典型。”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告诉记者,蒲塘村河道环绕,田野地势平坦,优美的田野环境和村落的传统格局,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特征。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将村庄附近的林、田、湖等坏境纳入到保护范围。

  “蒲塘村已经城市化,我们又希望它能够保留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但是它的空间格局不只是这条横穿村庄的老街,还有周边的水塘、蒲塘桥等等。村庄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有房子,还有村庄所依托的林、田、湖等山水自然环境。”王昭昭说道。蒲塘桥的规划编制打开了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的新方式,让更多的村庄保留自己的特色,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不再“搭车”前行,传统村落要“装上马达”“自己走”

  城市化进程一步步渗入乡村,这个过程中像蒲塘村一样越来越稀缺的传统村落如何守住自己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就成了一道“护身符”。

  祠山庙

  “以前所有的村庄规划是不用经过报批的,但是现在所有传统村落的村庄规划是必须市政府批复的,当然它并不是意味着每一栋房子都要管,而是规模较大的建设和改变是一定要经过报批许可才行。”王昭昭说道。

  对乡村的关注是逐步上升的过程。2010年批复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首次将保护对象从城市跨到了乡村地区。“那时候我们跑了1000多个镇村,进行了第一轮‘抢救’。我们发现城镇化进程太快了,很多村庄进行了撤并,老百姓也更愿意离开家乡去城市,很多村子就败落了,当时找到了二十多个古镇古村列入到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

  乡村的保护并非城市补充,而是另外一个单独的体系。“我们在乡村中发现了很多红色资源,这给了我们带来惊喜和信心。”王昭昭说道。

  2017年,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始进入高潮。江苏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南京市抓住契机,分了三批进行申报,成功申报了33座传统村落,有力地充实了原来的村落保护对象。目前,南京市已经形成了11座古镇、67座古村(其中包括2座历史文化名村、33座重要古村)、70处古镇古村历史建筑的保护体系,努力把南京乡村的传统特色保护下来。

  不过,传统村落的“护身符”仍旧缺乏政策和资金的“加持”。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乡村振兴作为强力基础,把人留下来,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当前传统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都是“搭车”前进,借助其他政策一点点推动,这中间就很难提出传统村落建设中自身的要求,保持自己的特色,反而容易造成千村一面的情况,丢失乡村自身的特色。“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自己‘装上马达’,把所有有关的政策和资金都整合到传统村落里去,整合到古镇古村上去,形成一个专门的政策来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文化,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