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慈善精神代代传 修车老人胡汉生家人三捐善款助力抗疫
2020/03/11 17:08  交汇点新闻  徐超  

  交汇点讯 在南通,有着“慈善双雄”之称的修车老人胡汉生,以“我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做了好事,何乐而不为”的朴素心态,从1999年开始将修车所积攒的钱用于慈善,14余年间共捐资10.6万元。如今老人已去世多年,可老人的凡人善举仍然在江海大地流传着。而就在前不久,老人的儿子胡振华也带着家人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捐来善款。

  早上8点多,走进港闸区天生港街道爱国村,村委会的办事大厅里十分繁忙,胡振华正在登记外来人员的信息,忙的不可开交,实际上前一天晚上他刚刚通宵值班,“昨天夜里值班24小时,晚上八点半从福建泉州晋江市区来了一家四口,我们帮他们登记,对照看他们是中风险地区的,还有小孩,根据上面要求我们把他隔离14天,跟他们讲清楚,一个是为了他,也是为了小区老百姓、居民的安全,包括上次3天前的值班。”

  今年59岁的胡振华是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爱国村的村委会主任,他所在的爱国村在省级开发区——港闸经济开发区境内,有近40家企业,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每天都要负责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管理,了解人员去向。根据初步统计目前爱国村已排查从全国各地外来人员有1500多人,目前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还未到达,主要以温州、湖北武汉等地区为主。

  “对于通过铁路、民航返通的人员社区都有明确管控,但是自驾私家车返通人员还需要加强管控。”每天处理完外来人员的登记、隔离任务,他便要到卡口和工作人员一起逐一排查外地车辆和人员,并详细登记人员姓名、联系电话、何时从何地到通等详细信息,确保不遗漏任何交通方式返通的人员。正是这样N×24小时的日夜操劳,胡振华的两鬓又添了更多的白发。但是他从不言苦,总把“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他说,虽然我已经快到退休年纪,还有一年多一点,但是我想还是要坚持到最后,尽我自己的力量,看到年轻同志在干,虽然我们年纪大一点,但是思想不能退休,还要保持过去那份热情、干劲,把最后的工作做好。

  这两天,除了组织安排村里的各项防疫工作,胡振华还承担了发动组织村里党员为新冠疫情捐款的任务,疫区的人民深深牵动着他的心,作为村里的党总支副书记,他以身作则,率先捐款400元,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疫情期间捐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胡振华和家人想到,这种全国性的灾难父亲胡汉生在世肯定要捐款,现在虽然老人不在了,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表达心意。第一次在港闸区慈善会捐了2000块后,胡振华及家人思索疫情是全国性的,便立刻决定再捐一点,胡振华改天就带着母亲到南通市慈善总会捐了5000块钱。

  胡振华说,父亲虽然走了,但他的会始终记住那个全神贯注地修车的背影,传递那种“助人自助”的现代慈善理念。

  有一种铭记,叫感恩;有一种感动,叫大爱传承。正是因为胡汉生老人的言传身教,才让他的善心得以在后辈传承。像胡振华这样的“善二代”的出现让人动容,但却也是一种必然,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淳朴善良的民风孕育了灿若繁星的好人群体,也构成了江海大地的最美风景。

  通讯员 刘慕娴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