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点评 |“露营+”,不妨加份“露营公约”
2022/05/05 20:06  新华报业网  

  “五一”假期,你的朋友圈里有多少条精致的露营九宫格?

  疫情之下,城市周边游、公园游取代了长途旅游,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许多家门口的“野生景点”也逐渐变为驻扎营地。“露营”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度假方式和社交热词。有草坪的地方就有帐篷——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露营热”并不为过。

  跨出帐篷就是自然,在地上铺开地垫,摆上各种食物,举家围坐……“露营”作为一种健康、时尚、低碳的绿色休闲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是旅游发展的新风口。这股“露营风”能否接住后续发展的诸多考验,形成稳定的市场,还需要在开发建设、商业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更多规范和提升。撑开一顶露营帐篷的同时,还应有一份“露营公约”跟上。

  一方面,从个人角度来说,要加强“无痕露营”的意识理念,即在“精致露营”时,要注重个人露营地的卫生维护,不随意乱扔垃圾、破坏树木花草,更要注重明火使用安全。另一方面,“露营热”自身也“露”出多重短板。比如部分露营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野生景点”存在自然灾害危险,垃圾处理、卫生间修建、明火烧烤等问题引发关注,此外帐篷搭建、户外防护、应急管理等知识也未得到普及。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并依情况增设露营地的专业人员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加强安全和卫生防范,保证露营地的安全和卫生工作到位。

  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便推出有关露营标准,其中对选址、废弃物、照明以及灾害防范等作出了说明。但露营发展联动多种相关产业,已经转变为“露营+”,定制化、个性化的露营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一个国标或许有些不足。比如“露营+文化”涌现出户外音乐节、民俗露营、房车度假等新玩法;“露营+生态”包括了山地运动、农科采摘等;还有针对特定人群的一人行、主题旅拍、网红打卡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属地性质,和当地的公众需求、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露营经济已涉及方方面面,在监管方面,没有哪个部门可以“一锤定音”。不妨加个“露营公约”,协同多个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综合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发力。

  露营“露”出的是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渴望,同时,也“露”出“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露营+”成绩斐然,不妨再加上一份“公约”,把这顶帐篷撑得更稳、更高、更长远。

  (林惠虹)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