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江东时评 | 办好“大象食堂”,共建“象”往生活
2022/08/12 20:02  新华报业网  

  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设立这个日子,是为了呼吁人们关注非洲象和亚洲象的生存现状。为了解决亚洲象食物来源问题,近日,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地专门为亚洲象开设的“大象食堂”开张了。有镜头记录下大象在“食堂”里的欢快生活,连吃带玩,玩累了就游泳,饿了再接着吃,好不悠闲自在。

  “大象食堂”的具体办法是,在因亚洲象侵扰频繁而撂荒、放弃种植的土地上,当地政府给予农户每亩补助200元,鼓励农户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食的芭蕉、玉米、棕叶芦等。如果农作物被亚洲象取食,就由保险公司给予相应的保险补偿;如果没有被取食,农户可自行收获。这样,大象能吃饱、嬉戏,农户们也能从中受益,为“人象和谐共处”探索了新办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一些地区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云南亚洲象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仅剩150头左右,增至现在约300头,而且还在上升。据报道,体重高达数吨的大象每天要吃约200公斤的食物。大象越来越多,就意味着需要的食物越来越多。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大象开始对农户农作物种植区“不请自来”“不告而食”。为了保护大象,退却和忍让的往往是农民,甚至放弃和撂荒农田。但这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当地政府主动作为,以兜底政策鼓励村民种植亚洲象喜爱的食物,让大象能“仓廪实”,农田亦能丰收,体现了对大象的保护,也体现了对民生的关切,值得肯定和点赞。

  一段时间以来,野生动物频频“敲门”的事件偶有发生。从亚洲象群一路向北迁徙,西藏野生孟加拉虎捕食老百姓放牧牲畜,到野生灵猴流窜街头、野猪出没校园,给“人与动物如何共处”提出了新挑战,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新命题。从安装高科技监控网络、实时掌握动物生活轨迹,到为野生动物设置“迁徙走廊”,供野生动物通过通道实现自由迁徙……我们在平衡社会生活与生态保护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探索。解决野生动物“敲门”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做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追踪、保护和修复,建好城市“缓冲带”,尽量减少野生动物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冲突。期待各地有更多金点子,有更多像“大象食堂”这样的“缓冲带”,共建人和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象”往生活。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