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观潮 > 正文
江东时评 | 城市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2020/12/17 18:48  新华报业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上海市正在开展的野生动物管理方案探索。根据相关研究,上海目前至少有147个小区发现了貉,总数可能已超过2000只。目前,课题组已为3只幼貉佩戴了GPS颈圈,以便研究其行为习惯和种群特征。明年起,研究将扩大范围,再基于数据分析,形成一套保护与管理城市中野生貉的方案。

  一些人把野生动物想象成“野趣”,认为它们的身影是城市中一抹特殊的风景。然而,大多数野生动物并不是旅游景区中“半放养”的梅花鹿或鸽子,它们在城市中会感到高度紧张与恐惧,可能会伤害人类或被人类活动伤害。前不久,野猪冲撞奶茶店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视频中的店员那样幸运避开,曾有野猪闯入南京浦口医院,撞倒一名儿童,还咬伤了女保洁员。但很显然,我们目前对野猪“入侵”并没有很好的预防办法,只能在发现-抓捕-放归的循环中,被动地化解一次次险情,祈祷着没有人员受伤。

  说野生动物“入侵”也许并不准确,它们出没于城市,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来,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野生动物偶尔下山来“串门”;二来,人类活动挤压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它们为了觅食和择偶,只能选择冒险穿越人类的“地盘”,一不小心就迷失在“水泥森林”之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的是,人和野生动物之间重叠的空间也会更多,相遇的几率也会更大。因此,城市迫切需要出台野生动物管理办法,这既是对市民的保护,也是对野生动物生存权的保障。上海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他地方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案。

  以南京为例,我们需要了解南京的丘陵地貌究竟能承载多少野猪,在处置时如何做到科学放归、合理引导。我们既要做好生态留白这篇大文章,为包括野猪在内的野生动物们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也要考虑如何让野生动物对人类保持警惕,减少它们主动进入城市的几率。我们既要建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也要讲清楚保护的方法,让市民们明白不接触、不投喂同样是一种关爱。城市中野生动物的管理,是科学技术与治理能力的结合,不仅需要长期观察研究得到的科学数据,也需要用绣花针般的功夫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在创新管理中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之路。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