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视评:军魂永驻复兴路
2020/07/29 14:42  苏州新闻网  

  李群

  镰刀锤头指引方向,八一金星照亮征程。

  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艰难岁月;从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到抗日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从和平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强军时代的欣欣气象……93年峥嵘岁月见证军人浴血荣光,人民军队高举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向前、向前、向前”的前进号角,响彻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倚剑长啸强军梦,铸就军魂向复兴。北上朱日和、西进青铜峡,挥师三界、亮剑山丹,每年数十万陆军部队赴高原闯戈壁,完成百余场团以上规模实兵实弹战术演习。大漠深处布下练兵场,深蓝大洋上舰阵如林,浩瀚星空奏响《东方红》,人民军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脚步铿锵,坚定不移地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奋勇向前。

  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冲锋陷阵,用生命守卫百姓的安康。疫情突如其来,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际,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医疗队雷霆出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支援湖北的第一支医疗队;今年洪水涌来,河堤边争分夺秒和洪水拼速度,泥水里披星戴月加固加高圩堤,洪水中坚实臂膀托起生的希望,军人宽广的臂膀,成为人民最安全的港湾、祖国最坚实的铜墙。

  曾经有人质疑:中国的年轻一代,还能否举得起钢枪了?为了应对高原地区的体能训练,西藏高原上90后女兵袁远,一餐能吃20个包子,她常年与雪山为伍风沙做伴,脸上晒出了“高原红”;北大学子宋玺,在最美的年华暂别校园穿上戎装,成为亚丁湾护航唯一女陆战队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空军航空大学视察时勉励飞行学员好好学习,刻苦训练,科学训练,早日成为蓝天雄鹰,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无数青年军人刻苦训练,默默守卫边疆,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腔热血,他们像习主席号召的那样,努力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无往不胜因有“魂”,矢志不渝因有“根”。军人继承前辈英雄们一以贯之的信仰,那便是中国军魂。只要军魂在,即使退伍,也不改本色。“战斗英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今年25岁的苏州退役军人王嘉玮,得知曾经服役的部队正在鄱阳湖抗洪,主动请缨加入了抗洪队伍……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创新创业的前沿,在服务人民的一线,从老一辈到新一代,在不同的环境中,在不同的岗位中,军魂穿越时空、穿透硝烟,散发时代力量。

  初心不改,信念不变,八一军旗上闪耀着属于这一代的荣光。军魂永驻,激扬砥砺奋进的力量,我们定能在民族伟大复兴征程阔步前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