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中经评论:“倔强”前行,2021年外贸发展值得期待
2021/01/19 09:5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依托外贸带动,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外贸有着自己的“倔强”。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0年外贸“成绩单”显示,中国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面对疫情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密切跟踪研判外贸形势,及时出台了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扩大企业信贷规模、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提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能力……这一系列部署始终锚定稳住外贸基本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同时,我国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成效显著。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1-11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值6398.92亿元,同比增长33.7%。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激发了外贸主体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积极性。

  从2020年初大幅下滑,到6月双双转正,再到后来的连续7个月正增长,中国外贸划出了一条漂亮的“V”形曲线。这充分说明了精准施策的措施有力有效,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投资的热土,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贸从反弹到复苏还有一个过程,外需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外贸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为此,在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有关部门也将会继续精准施策。比如,商务部将重点实施三个计划:优进优出计划,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贸易产业融合计划,认定一批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贸易畅通计划,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扩大海外仓规模,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

  光有政策还不够,还得自己加油干。去年,不少外贸企业谋划通过出口转内销来加速转型,甚至已经尝到了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的甜头。未来,随着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对于广大外贸企业来说,就要在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内功、转型升级,从困难中捕捉新商机,创造更多新机遇。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中国外贸发展从小到大,历经无数磨难,在市场摔打中成长,在疾风骤雨中前行。依托外贸带动,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