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时论 |“舌尖上的科研”亟待阔步走出深闺
2021/04/14 20:56  新华报业网  

  最近,来自高校自主研发的食品再次火爆出圈。据媒体报道,中国农科院研发的世壮燕麦片在电商平台上的月销量一度超过1万件,商品供不应求。而据此前一个名为《开箱10个知名大学美食》的测评视频显示,目前已有多家高校在电商平台开设美食类店铺,其中南京农业大学黄教授烧鸡销量接近10万份。

  传统美食经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因子的改造,就拥有了别具一格的特色。这类食品的“出圈”,不仅在于食物“拥有文凭”后产生的天然吸引力,更在于人们从中感受到舌尖上的科技力量。烧鸡可以通过抗氧化肽延长保质期,不再需要添加防腐剂;普通马铃薯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彩色马铃薯,就可以让薯条兼具营养和颜值;全程无菌高科技技术,可以让酸菜等腌制食品摆脱致癌的担忧……以科技赋能舌尖美食,让食品更为健康、更加美味,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样的供给。

  “舌尖上的科研”,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更让藏在深闺中的高校科研成果走出深闺,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这些食品,大多具有该校食品专业特色和优势。比如黄教授烧鸡是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黄明教授带领10余名博士、硕士共同研制出来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彩色马铃薯锅巴用的是该校陈勤教授团队选育出的高营养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福建农林大学则借助自己茶厂的原料优势,推出了茶酥糖。这类食品受到追捧,实际上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人们生活的成功示范。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食品专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了近百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味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国高校食品专业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正逐渐提高,目前已达到50%左右。但与较高的科研成果转化率相比,高校食品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低得多,约为20%-30%,较成果转化率低20%以上。具体来说,有的止步“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弱;有的止步于小圈层,音量难放大;有的止步于小规模,上下游难打通。“舌尖上的科研”表现出投产难、维持难的特点。

  “舌尖上的科研”产业化之路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资金不足、产学研合作不足、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食品专业的科研自己投入比例按照研发、中试和应用三个阶段进行区分,基本为1.21:1.33:10.14,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全国有超过2/3的高校将资金短缺列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同时,一些企业缺乏长远考虑,对高层次合作项目缺乏信心,导致合作的级别较低、产业规模较小,很多高校选择自我转化。近年来,在高校科研体制持续完善的积极影响下,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市场竞争、开拓创新方面得到很大提升。然而,仍存在部分高校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较多问题,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我国科研人员数量最大,细分到食品专业,全国有356所食品院校,80余个科研院所,每年10万毕业生进入食品行业。江苏是经济大省,多所院校食品专业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如果这些成果能够顺利转化到应用中,那“科技支撑力”将会给食品行业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注入强大的活力。越是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研究,越是像深埋地下的种子,把研发的“土”培好,政策的“水”浇透、把合作的“肥”施足,就能促进其破土发芽、早日开花结果。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