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奏响北京冬奥的“中国之声”
2022/01/23 16:36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幕了。

  自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中国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在方方面面都为奥林匹克办赛标准树立新标杆。经过几年努力,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科技感满满的冬奥场馆,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北京冬奥会奏响“中国之声”,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互联网加新节能,拉满科技之“弦”。在冬奥场馆改造建设工作中,“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方案”引人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水冰转换”,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冰丝带”等比赛场馆成功引入“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全域数字孪生系统”等技术,为观赛服务配备“智慧大脑”……一大批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对提升冬奥筹办水平、展示中国科技亮点、促进绿色场馆建设等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赛场左右无处不在的科技“底色”,更彰显出2022北京冬奥的中国智慧。

  冷资源变热经济,定好产业之“调”。自2015年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冰天雪地是“聚宝盆”,冰雪产业是“摇钱树”。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我国目前有超过8500家从事冰雪运动相关的企业。在新疆阿勒泰、河北崇礼、湖北神农架等地,冰雪产业的兴起吸引了民间投资,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当地居民脱贫奔小康。冷资源变热经济,冰雪旅游更让乡村振兴事业“活起来”。

  非遗热连国潮风,弹出文化之“音”。为了践行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手工绒线编结花束;“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是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一个穿着冰晶外壳的“中国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其设计灵感源于灯笼;冬奥会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设计新颖,将中国式的典雅融入火种灯的设计,回溯传统、聚焦当下,中国从容不迫地表达“自我”,让世界感受文化之美、领悟文化之韵,激发起文化自信的深层力量。

  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恰逢中国传统佳节,当寓意着团圆祥和的春节遇上冬季奥运会,势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科技、产业、文化,奏响了北京冬奥的“中国之声”,让世界在“中国之声”中,听到更多精彩中国故事;在五环之下,看到令人热“雪”沸腾的体育赛事。我们相信,中国定能再度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陈语竹)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