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论·是|别让盲盒经济成为安全盲区
2022/08/08 19:14  新华报业网  

  最近,“行李箱盲盒”在网上升温,不少视频博主在各大平台上做起了“行李箱盲盒”的开箱测评。据报道,有商家表示,这些行李箱一般是在机场或者火车站,长期无人认领的。涉事义乌机场核实后澄清,热搜视频中的行李箱并非从机场方面流出。一时间,“行李箱盲盒”引来不少争议。

  盲盒是一种新兴市场业态,因其具有未知性,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好地激活了消费市场。“文具盲盒”“书籍盲盒”“考古盲盒”“数码盲盒”,“盲盒+”的新兴经济更刺激了多种产业的发展。然而盲盒经济崛起的同时,也随之暴露出不少问题,从饥饿营销、虚标价格到售卖三无产品、“活体盲盒”等,行业乱象滋生。盲盒经济本身是中性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却被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当成了炒作、失信乃至是违法行为的“遮羞布”。

  此次直播开箱的“行李箱盲盒”,倘若只是一种“借名营销”,并非无人认领的行李箱,就涉嫌虚假宣传。倘若如媒体报道是大学生外出实习、因疫情无法返回学校取走的,或是短期租户抵押的,这样的直播开箱也涉嫌侵犯原物主的隐私。倘若真的是机场或者火车站无人认领的,则需要好好查一查这些行李箱究竟是如何流入市场的。一般而言,对这些遗落的行李箱,机场、车站大多有相对规范的处置程序。因此,有媒体评价,这样的“行李箱盲盒”营销恐怕不能当真。而购买这样的行李箱,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隐患。

  盲盒本身虽“不透明”,但产品信息、质量及营销模式必须“透明”。这要求商家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对于无法自律的商家,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规范。当前,在全国层面,尚无统一的盲盒监管规则。上海等地通过出台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等方式,对盲盒经营的商品范围、营销对象、抽取规格、价格体系、售后保障等事项进行了机制性规范,是一种先行探索。总而言之,对于新业态,要鼓励创新,同时盲盒经济不能沦为安全盲区,要尽快制定盲盒营销监管规则,明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划出盲盒营销的红线,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杨丽)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