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汽车 > 聚焦 > 正文
主任观点 | 藏在车里的“眼睛”
2021/07/14 10:29  

  2021年7月4日晚,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予以下架处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番举动引发了社会对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让“汽车数据安全”成为讨论的焦点,刺痛公众的神经。

  我们的行车数据在被谁保管和利用?智能网联时代,真的毫无数据隐私可言吗?

  1.

  没有庆祝,没有宣发,6月30日,滴滴以极其低调的姿态在美国悄悄上市。

  尽管低调至此,监管依然接踵而至。

  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为了防范风险的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停止新用户注册。

  4日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报,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对“滴滴出行”App予以下架处理,并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7日,滴滴官网下架“滴滴出行”App,此软件彻底无法下载。

  9日晚,国家网信办再发通报,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App,各网站、平台不得为“滴滴出行”和上述25款App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在此之前,滴滴早已成为中国人出行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月活用户达1.6亿,中国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500万次之多。滴滴作为网约车行业巨头,近十年的发展积累,已经掌握了太多中国人出行的大数据。因此,对滴滴在网络安全层面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整改,确实是情理之中。

  短短五天,从上市到下架。滴滴的“翻车”,敲响了汽车数据安全问题的警钟。

  智能网联时代,数据安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汽车数据究竟算不算个人隐私?这些数据由谁保管?所有权、使用权又归谁所有?如何在享受智能汽车便利的同时,守好个人隐私的底线?

  这些都是被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浪潮裹挟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2.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研究》,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303.2万辆,同比增长107%,市场渗透率约为15%。

  在中国市场,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的追捧。2020年,仅特斯拉一家就卖出了超14.7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蔚来汽车市值目前已经超过760亿美元,超过了奔驰、宝马等汽车巨头,位列全球第四。理想汽车自5月以来区间涨幅超50%,最新市值约287亿美元。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港挂牌上市,市值超2700亿港元。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拥有车辆远程控制、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带来了更加舒适、环保、便捷的行车体验。然而鱼和熊掌总是难以兼得,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的用车行为也完全暴露在技术的“监视”之下。

  车速、车辆动力输出、行车轨迹、道路信息……用户用车时的行为状态都被事无巨细地采集和记录。很多智能汽车中还安装了摄像头和麦克风,更加重了消费者对隐私泄露的恐慌。

  今年三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推文称特斯拉将收回部分车主的FSDBeta版(完全自动驾驶套装)试用权限,原因是这些车主并没按照要求,在使用时密切监视道路情况。

  此推文一经发出,细心的网友心中立刻警铃大作,纷纷留言:“我很好奇如何对驾驶员进行监控。”对于网友的疑问,马斯克亲口承认,特斯拉车中装有面向驾驶员的内置摄像头。

  此事一经坐实,在国内外都引起了热议,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是落在了车企收集数据侵犯隐私边界的问题上。

  但其实数据获取与分析是汽车智能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不仅是自动驾驶,有些汽车中还设置有监控用户疲劳驾驶的功能,如果要体验这个功能,打开车内摄像头是第一步。为更好地保证生命安全,数据隐私安全就得做出退让。

  据一项统计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数据。这体量惊人的数据,企业采集去究竟要做什么?

  汽车数据一般存储于车内系统和云端服务器。这些数据一部分可以用来实时监控和分析车辆状况,便于发生故障时进行诊断;一部分被厂家用于优化汽车设计、改进性能;还有部分数据被厂家用作其他商业用途,比如分析车主的购物需求而进行精准的个性化广告推送。

  通过这样的数据交易,厂家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金钱回报,但这样的交易却是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进行,无疑会让人心里不那么舒服。

  说到底,我们内心真正的疑问是:这些行车数据究竟属于谁?汽车制造商到底有没有权利调用这些数据获取商业利益?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汽车数据的调用权限、调用的范围以及完成后的处理在法律界和汽车产业界仍没有统一的规定。

  汽车制造商通常的做法,是通过销售协议、车辆使用说明等与车主约定,厂家有权收集、处理相应的数据。而商家为了“弥补”车主,经常会给车主一些小恩小惠:如减少保险费、星巴克优惠券等。

  然而,事实依旧令人沮丧。作为消费者,摆在我们面前的根本没有不同意这项协议的选项。不仅如此,这些协议通常对数据的所有权的界定暧昧不清,也没有说明厂家收集数据后到底如何存储、如何使用、使用完后如何处理。

  3.

  科技飞速发展,社会规范却没有跟上它的步调,必定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这让人感到不安和焦虑。

  大数据的浪潮浩浩汤汤,势不可当。我们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化成数据,被记录、分析和利用。我们似乎被困在了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

  在大数据时代,难道真的毫无隐私可言吗?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各方通力合作,正在一点一点建起屏障,为我们的数据披上保护的外衣。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就有许多相关的提案,建议对汽车数据和隐私安全进行规制。5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提出了运营者处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过程中的五条原则——车内处理原则、匿名化处理原则、最小保存期限原则、精度范围适用原则和默认不收集原则,表明国家开始加强对汽车数据安全的监控管理。

  其实,不管是上文提到的特斯拉事件,还是本次的滴滴事件,引起的担忧在本质上是十分相似的。行车数据的收集不仅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更因为涉及到国外因素,行驶过程中采集到的道路环境信息、地理信息的测绘,都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

  迫于舆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5月25日特斯拉官方发布公告称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管理规范化,同时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紧接着,戴姆勒、福特等车企也纷纷表示已经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

  不知道滴滴事件最终会如何收场,但不管如何,相似事件的频发已为厂商和消费者敲响了警钟,车企通过建立中国数据中心、给车内摄像头增加保护罩等措施,或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隐私服务。同时,我国的汽车数据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已在路上,相继出台的《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草案)》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将一定程度上杜绝车企有关行车隐私的“霸王条款”。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智能网联时代的出行座驾,正一步步走向更友好、更安全、更加人性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霖晨 实习记者 魏昕彤

标签:
责编:于燕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