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苏州:构建多元养老体系 绘就银龄幸福画卷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为记录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从今天起,《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首先走进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最早印证"小康构想"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勾画现代化目标”之地,苏州。

  【爱心厨房香飘小康】

  临近中午11点,家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的吴思勤老伯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一份由志愿者配送的“爱心餐”准时送达。这样的暖心服务,得益于娄葑街道在全国首创的“爱心厨房”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居家养老爱心厨房负责人赵泰说:“由政府、爱心企业,还有就是社区联合共建,为了解决辖区内部分老人吃饭难问题。”

  “爱心厨房”由街道组建厨房团队,以每餐12元成本为标准,严选食材,精配菜单,保温盒打包,再由爱心快递、爱心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爱心专列”以“点对点”接力送到老人家中。像吴老伯这样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老人,每餐只需支付9元,而符合条件的动迁社区老人每餐仅需3元。与成本的差额,则由政府、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汇成的“爱心资金池”填补。这样暖心的服务,目前已覆盖24个社区近60名老人。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独居老人吴思勤说:“餐还是保温的。确实很好,爱心厨房很辛苦,用心良苦。荤素搭配,每天花样不重复。”

  【首创闭环模式 “一碗汤距离”温暖“银发族”】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挖起第一锹土的地方,这里常住23万人口,老年人比重接近四分之一。从吃饭难到心理关怀,怎样建设“一碗汤距离”的养老体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去年9月,娄葑街道直击痛点,在全国首创居家养老服务闭环模式,在做优“爱心厨房”项目后,又陆续推出“爱心应急”“爱心送医”“爱心关怀”等一系列组合项目。除大病就医之外,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基本都能在该模式内闭环解决。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党工委书记傅刚说:“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这样一个要求。”

  苏州是江苏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从颁布全国设区市层面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性法规《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打通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到试点推进“养老顾问”模式,开发市养老数据资源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联动服务……

  目前,苏州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惠及范围逐步扩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刘贵祥说:“使老年人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晚年的生活能够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在苏州土地上面比较幸福的。”

  截至2019年底,苏州全市运营的养老机构175家,各类养老床位8.26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44.5张,位居全省前列;建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05个、助餐点1706个、中央厨房10家。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小康社会成果惠及苏州180多万老年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耿昊东 郭彧 马遥 王敏 张正 苏州中心站 供片台/苏州台 编辑/张萌)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