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稳大盘、抓项目、新动能 苏州上半年经济增长“转正”
2020/07/28 19:32  苏州日报  

  又到“期中成绩”公布之时,苏州作为工业大市、开放大市、经济大市,今年上半年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备受关注。

  昨天,2020年上半年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正式公布:上半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5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8%,较一季度提高9.1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的-8.3%到半年度的0.8%,由负转正,经济回拉9.1%。苏州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支撑力何在?

  透过数据,不难发现:

  ——苏州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大盘;

  ——苏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牢牢牵住重大项目的“牛鼻子”,投资和外资逆势增长;

  ——苏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用新动能提升经济质效。

  1.55万亿和1.6%

  ——工业生产回升明显,完备的产业体系“硬核”支撑

  工业,是苏州发展的根基。体现为:总量大,从2013年起,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连续7年跻身“3万亿俱乐部”;门类全,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正是强大的工业基础让苏州经济韧劲十足,这是苏州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相关口径,在GDP的34个指标中,工业占比达43.2%,而这还只是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今年上半年苏州经济“浮出水面”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便是工业生产明显回升。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苏州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3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3%,单月产值已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比一季度提高12.8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苏州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产值6月当月实现产值正增长,千亿级主导行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钢铁行业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9%、4.9%、6.7%。特别是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30.5%的电子信息产业,二季度产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带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86个百分点。

  从企业看,6月份生产量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同步回升至50%以上的扩展区间,环比上月分别增长3.3%、3.6%、2.6%,呈现采购供货加快、订单数量稳定增加、生产预期回稳的发展势头。

  其中,既有危中之机。受疫情影响,网上办公、远程视频、网络通信带来对电子产品需求的放量增加;新基建的发展,又推动了装备制造和钢铁行业的增长。

  更有苏州全产业链联动复工之功。为增进重点制造业集群产业链协同,苏州列出全市复工的重点环节,通过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图谱,督促各地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主动靠前服务,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昆山市打通电子信息产业链,围绕纬创集团梳理出产业链“树状图”,包括在昆的47家一级供应商、200多家主要二级供应商,以及在外地的6家重要配套商,逐一落实帮扶措施。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产业促进中心跟踪了解纳米集群近300家企业复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作为制造业大市,苏州始终围绕产业内核,创新展开产业链优化重塑。结合破解疫情冲击暴露出的供应链安全问题,围绕产业链做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部署服务链、谋划替代链、拓展柔性链,苏州在全国首创开展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签约总金额近4000亿元的项目和订单。

  151.6%和113%

  ——坚持“项目为王”,“双资”逆势增长加速能级提升

  翻开今年上半年苏州经济成绩单,外资和投资的逆势增长,加速了全市产业能级的提升。

  先看外资。

  世界500强日本三菱重工集团通过“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了解到“中日协同创新之路投资考察线路”,遂与相城区接洽并实地考察,最终将“三菱重工中日能源科技创新中心”落户相城。

  这是“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直接带来外资项目的典型个案。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成为逆势增长最大亮点,国际资本持续加码苏州。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7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6%,今年以来一直保持140%以上的增幅,总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规模及增幅均创同期最高纪录。其中6月份完成19.23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苏州外贸的地位举足轻重。疫情蔓延加上中美经贸摩擦的叠加影响,苏州外贸高度承压。为此,苏州主动出击。今年年初,苏州向全球首发“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之后又增加“产业链全球合作对接图”,打造永不落幕的“招商会”“交易会”“推介会”和“对接会”,形成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线上线下24小时全天候招商合作机制,推动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外资看好苏州,外贸企稳回升的底气与实力何来?通过多年转型升级、强链补链,苏州60%至70%的零部件实现本地和国内自我垂直整合。在疫情导致海外供给侧和需求侧萎缩的重压下,苏州产业链完善的优势更加明显。

  产业链是硬支撑,“苏州最舒心”的营商环境则是软实力。积极应对疫情冲击,苏州第一时间出台“苏惠外12条”“苏惠外新8条”,更好地助力企业“纾困前行”。苏州还建立产业链龙头企业库和跟踪服务机制,并在全省率先推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专车、专列、专机。

  再看投资。

  上半年,苏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9.3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一季度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735.3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据介绍,苏州工业投资的增速,在东部城市、“万亿俱乐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工业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贡献,由去年同期的29.8%提高至113%。

  数据背后,正是苏州坚持“项目为王”,加快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恢复“供氧输血”。1至6月,全市产业用地供地同比增长72.7%。

  项目不仅多,而且开工率足。苏州上半年省重大项目、市重点项目新开工率分别达100%和95%,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41亿元,同比增长20.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7个百分点。

  6.03倍和21.6%

  ——“一号产业”扬帆加速,新动能引领转型提升质效

  今年7月8日,恒瑞集团生物医药研究院及总部基地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家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综合型大型集团公司,2019年公司市值突破5000亿元,入围全球市值最高的前25家制药公司。随着生物医药研究院及总部基地的签约落户,未来将在苏州引入更多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

  这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苏州选定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倾力打造万亿级“中国药谷”,向世界级产业地标发起冲击。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1%,其中规模以上生物药品制造产值同比增长6.03倍,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对医药行业的产值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6.5%提高至70.4%。生物医药作为新苏州制造的“一号产业”已蓄势起航,扬帆加速。

  用新动能引领转型,提升经济质效,是上半年苏州经济成绩单的一抹特别亮色。

  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8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1.6%。

  反映在企业主体层面,则是苏州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今年,我市高企数量力争破万家,上半年全市高企申报数为6388家,同比增长36.6%,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同比增长55%。

  同时,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7.8%,医疗仪器和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12.8%,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181.8%。

  新动能也体现在消费领域。

  疫情重塑了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上半年全市互联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速达37.6%,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8.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线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6.6个百分点。京东、唯品会、食行生鲜、鲜橙科技等具有代表性的电商企业均实现了超高增长,直播电商、在线教育……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显示强劲活力。

  疫情“大考”下的苏州,如何稳经济、促转型、求突破?透过上半年苏州经济运行的数据,沿着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曲线,支撑苏州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底气越来越足。(苏报记者陆晓华周锡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