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任务清单从70项增至225项 江苏昆山勇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路先锋
2020/08/28 18:08  名城苏州网  

  长三角正加速“融”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开路先锋,道出的是长三角在当下的特殊使命。作为江苏全面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坚持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的重要理念,学上海所长、创昆山之新,全面对接大上海,深度融入一体化,以高质量区域合作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书写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答卷的精彩篇章。

  一纸“协议书”写满融合

  “区域互联”扩大朋友圈

  古色古香的花桥文化艺术展示馆,成为安亭、花桥和白鹤三地文化共建共享的新载体。这里聚拢了西桥东亭文化促进会的文化界人才,著名作家叶辛以“文化的多元形态”为题开讲,还举办过上海美术大师王万春传统连环画展、上海艺凡摄协摄影作品展等17场展览。

  三地文化互动的同时,区域共治共管、环境综合整治、党建融合交流等12个项目协同合作,这背后是花桥与安亭、白鹤共同编织的一张融合网。2019年5月,安亭、花桥、白鹤签署《“安亭-花桥-白鹤”城镇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区。

  近年来,昆山全面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省《实施方案》、苏州《行动计划》,先后与长三角毗邻地区签署多个合作协议;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主动参与世界级湖区生态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推动多地合作从“联区域”向“接平台”转变。“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昆山与南通经开区交流框架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不断扩大昆山“朋友圈”,全面推进多地基础设施、人才科创、产业项目、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各领域合作。昆山正加快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昆山行动方案》,构建完善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合作新机制,开展昆山南部三镇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专题研究。

  一张张“协议书”写满一体化发展的多元举措、多种行动。交通管理部门围绕公路超载、重点车辆专项检查、营运车辆监管等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并创新建立沪苏昆交通一体化联合执法站。城管部门围绕交界区域流动设摊、违法建设等问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整治执法行动。环保部门与嘉定、青浦签订污染防治合作协议,设定“联防联治区”,围绕垃圾项目建设、固废管理等开展联合行动。水利部门参与编制《淀山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共同实施吴淞江整治、环淀山湖防汛通道连接等一批重大工程。信用部门与嘉定等毗邻地区共同推进信用“黑名单”与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实现“一地失信,多地受限”。文体旅携手各大景区,更是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美丽风景”。

  一条“轨交线”卡住C位

  “同城化”加速一体化

  盛夏昆山,苏州轨交S1线各建设场地热火朝天,已实现多车站封顶,进入盾构施工阶段。轨交S1线西起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唯亭站,东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沿昆山前进路穿城而过,建成后将成为苏州市区、昆山和上海三地重要的交通联络通道。

  建设轨交S1线是昆山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缩影。交通融入,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的互动互通,卡住了一体化发展的C位。

  早在2008年,沪昆公共交通卡就实现异地刷卡消费。近年来,昆山境内与上海规划对接的17条道路,已有7条陆续连通。其中,锦淀公路对接上海崧泽大道建成通车,成为首个实现通车的长三角一体化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国内首条跨省轨交线路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段通车以来,累计输送超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6万人次。首趟昆山始发至上海的高铁、首条毗邻公交线路开通后,加快了昆山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目前,昆山共有通往上海、苏州园区、甪直、相城等地毗邻公交11条,每年提供约496万人次的跨城通勤服务。下一步,昆山还将实施“东拓西连、南进北接”战略,跟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并以多种方式高效接入江苏“三纵四横”高铁网。

  同城化加速一体化。近年来,昆山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创新实施“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排出区域规划、交通等9张对接清单,全力推进规划战略、基础设施等6大同城一体化计划,与上海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接合作。各区镇、部门对接上海任务清单,从2018年的70项增加至2020年的225项,并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加速推进。昆山医保卡可在上海多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全面管理昆山妇幼保健院;上海华二昆山国际学校今年9月将正式开学……“同城待遇”可知、可感、可见,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切实的收获。

  一张“创新券”促进双循环

  “链条互补”增强新动能

  2018年12月1日,长三角首张通用通兑科技创新券在昆山发放,标志着符合条件的昆山企业与上海科技服务机构实现了无缝对接,可以共享共用各类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截至目前,已通过审查入驻“昆山—上海科技创新券综合服务平台”的上海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达34家,14个项目申请昆山—上海科技创新券。

  这样的一张“创新券”,是沪昆产业合作升级,加快构建两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双循环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昆山积极打造江苏省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建设“桥头堡”,加快CIDI长三角(昆山)创新中心、沪昆科创中心、千灯—南翔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高新区紫竹—麦垛科技园、花桥复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为更高质量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位于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沪昆科创中心,一头连着昆山,一头连着上海,致力于打造科创合作的“桥头堡”、科创政策的“试验田”、人才交流的“会客室”、科创成果的“展示厅”,已集聚9家沪上技术转移机构,并按照“一星期、一专家、一企业”机制,积极推动科创资源集聚、转化,形成“前台在上海、后台在昆山”的协同创新模式。

  昆山还深入对接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承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优质资源溢出,促进昆山国际生物材料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合作;与嘉定、平湖、温州、太仓一起,发起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嘉定、温州、太仓和上汽集团合作发起成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引导优质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投资机构落户;围绕四大高端产业,引进威马汽车、面向大飞机的全等轴晶材料3D打印智能装备项目、思特威智能传感器研发运营总部等一批项目;抢抓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昆山总入口建设契机,发掘昆山优秀科创企业,推动其直通科创板。

  共聚创新力,同下一盘棋。长三角各地一条心、一家亲的生动画面跃然呈现,一体化发展的新答卷也已铺展开来。昆山将勇当开路先锋,积极创新作为,在关键、前沿、难点领域勇闯“无人区”,为更高质量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