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乡村振兴·江苏百村调研㉝|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森系”村庄的华丽“变身”记
2022/09/01 07:28  交汇点新闻  

  关键词:#生态宜居#

  7月,“森系”村庄内,绿影婆娑。

  走进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粉墙黛瓦的民居和老酒坊,与远处整齐划一的农田、森林相映成趣,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乡村画卷渐次铺开。

  太湖之畔的灵湖村,80%辖区面积在沿湖一公里生态保护区内,受制于生态和土地两条红线,灵湖村的发展一度坐上“冷板凳”,成了吴中区“相对薄弱村”。作为太湖原生乡村的典型代表,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发展?村党委书记沈卫东很不服气。从2015年开始,他带领村民确立“资源整合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将“生态发展限制”转化为“生态发展优势”,实现村级收入破千万元,村民原居环境大变样。

  “新农人”:

  年轻人干事创业“有近不会求远”

  回村以后,孔瑜婷又学会了一门手艺。最近,她还萌生出创业的念头。

  2017年,家庭的牵绊,让孔瑜婷还没走出苏州去外面闯荡,便踏上了归途。“那会儿我在市区做室内设计,家装跑现场确实不是一个轻松活,正赶上坐月子,便回了家。看到村里在搞生态开发,家里人又劝说以后需要年轻人,有前景。想了想,留下来算了。”

  回来第一年,村里“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酒店正式对外营业,孔瑜婷应聘成为一名前台接待。两年后,村里“黄墅时光”咖啡馆落地,需要人手,村干部第一时间想到了她,“瑜婷,你有这方面经验,你去试试吧。”

  工作与家庭能两相兼顾,每天还“如同生活在画里”,让孔瑜婷感觉到大城市不能比拟的在森林中呼吸的“自由”。闲不住的她,又琢磨学习起冲泡咖啡和拉花,她称之为掌握“咖啡的艺术”,“村里很鼓励我学这门手艺,毕竟高薪请来的咖啡师不一定愿意长久待在这里。”

  这两年,村里陆续开了几家民宿,孔瑜婷也动起了“小心思”。她分析,把自己家改造成民宿,村里人周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阿毛因为房子原址面积大,经营的“去阿毛的家”是“吃上最大号螃蟹的人”,“我再做,就得‘把螃蟹吃出味道来’,设计专业、咖啡手艺、管理经验,这些或许能派上用场。”

  “灵湖最宝贵的资源是生态,保护开发好了,能让人气旺起来。”对于村庄未来发展,孔瑜婷认为发展多元产业需要有更多生态文化元素的挖掘,同时搭建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平台也很重要,“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想法都是‘有近何必求远’。”

  村干部:

  打破藩篱发展“绿色经济”

  “林深村落多依水”,对于过去的灵湖村,这并不是在描绘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而是形容陷入难以发展的泥淖。

  “全村土地面积6000多亩,耕地不到一半,森林绿化却占了五分之一。一家5口人,能分到的耕地不过二三亩,所以大半村民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出去打工。”看着村庄发展日渐式微,沈卫东坐不住了,“想要彻底改变现状,一定不能‘守株待兔’。”

  绿色是灵湖村最闪耀的颜色,过去为了保护太湖生态,沿湖200米范围内的土地全部实施了“退耕、退渔、退居”,“但是村里独特的森林资源、绿色生态文化、水乡村落文化,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2016年,隔壁太湖园博园景区开园,带来旅游人气大增,沈卫东从中嗅到了商机。

  紧接着,根据乡村休闲旅游这一定位,沈卫东带领村民将木屋、木平台、木栈道、绿化景观等融入周边生态森林,建成“玖树·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并开发出休闲森林康养、农耕文化体验、江南民居观赏、特色田园观光、江南水乡民宿等10多个富民项目。

  渐渐地,沈卫东注意到,旁边的前塘村也遇到和灵湖相同的问题,而位于镇中心区域的采莲村却因二产比重大、新兴产业不足陷入发展瓶颈。在镇里“撮合”下,三个村子抱团成立联合公司,收购工业厂房、承接物业管理,进一步开发旅游项目,“‘众村模式’让太湖边生态环境敏感的农村破除了发展‘魔咒’。”

  沉睡资源被唤醒后,村集体经济有了造血能力。按照生态宜居的标准,灵湖村先后完成污水管网改造、道路铺装修缮、房屋粉刷见新等工程,村庄整体面貌大变样。

  “村里青年人出去打工、买房,留守老人居多,短期内这个现状很难改变。但村里很多‘空关’房白白闲置,老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这个现状需要改变。”在民主决议后,灵湖村成立村级合作社,根据房屋实际面积以每年4万-5万元的租金租赁“空关”房,改造成各种“原居养老”村级项目。“空心化和老龄化,是所有村庄正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来,在生态宜居和原居养老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原住民”:

  满足于做一个“幸福爷爷”

  在灵湖村黄墅自然村东侧,有一青石拱桥,名为里尺桥。在时代变迁中,里尺桥曾渐渐荒颓,四周被农田和蟹田包围。如今,随着村庄资源不断被发掘,其生态文化价值复现。

  里尺桥外,临湖境内,自然村多以“舍”“庄”命名,古称“横水之南,九庄十八舍”,如灵湖村的吴舍、舍上、路步庄等。56岁的柳仁林是路步庄人,讲起灵湖村这个江苏省传统村落、生态村庄近几年的变化,他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晚饭后,村里人总喜欢扎堆闲聊,盖房子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自从新农村改造后,破房子翻新,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清清爽爽。”柳仁林说,村里又提供了免费体检,现在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健康问题。

  一声清脆的鸣笛声响后,小火车“哐当哐当”驶出黄墅车站,穿进茂密的森林花海。在村里,柳仁林的工作是开“幸福号”观光小火车,他还得了一个自己很满意的绰号——“幸福爷爷”。在旅游旺季,光是村里的小火车项目单日平均营收就能达到1.35万元。但柳仁林也有担忧,“像小火车这样的小项目升温快、降温也快,村里吸引游客还需要更多的小项目更新。”

  最近,关于“上级部门想引进大的旅游公司来帮助村里发展旅游”的话题在村民中传开了。“有人投赞成票,也有人投反对票。就目前来看,我感觉村里的森林旅游还是更适合我们自己搞。”柳仁林说。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高珊: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和发力点。灵湖村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江南样貌。启示有三:一是“生态+”新产业前景广阔。绝佳的太湖原生资源赋予了当地农文旅等产业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建设者和消费者流连忘返。二是“村庄+”联合体互相助力。区位相邻、禀赋相近的村庄形成联建模式,既能避免低水平同质竞争,又能汇集能量聚力发展。三是“智慧+”新思路共谋变局。新老农人与村干部一道深入思考、提前思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舟共济规划美好未来。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包括新华日报社记者 顾雷鸣 杭春燕 吴琼 王梦然 王建朋 颜颖,省委研究室叶绍芳 储胜金,省农业农村厅 李明 朱斌)

  视频团队:交汇点新闻(赵宇 王子杰 余勤雍 王悦谋 周天琦 高鑫 王昊晨 唐澄)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