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国内首部碳交易市场领域教材《碳交易市场概论》出版发行
2022/07/04 15:37  江苏金融汇  

  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一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蓝虹和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苏省产业教授束蘭根领衔主持的高等学校碳金融“十四五”规划教材系列《碳交易市场概论》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自2020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双碳”目标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事关中华民族永续生存和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碳排放权正在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战略资源,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作用,碳金融是市场融资、市场交易、市场服务的关键工具。

  202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培养碳交易、碳核算专业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等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就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相关院校加快建设碳金融、碳管理和碳市场等紧缺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

  《碳交易市场概论》全书50余万字,整合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建立了碳交易市场分析的逻辑框架,使读者可以层层递进地理解碳交易市场要素、制度演进、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类型碳交易市场的互动配合,以及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地方试点和全国市场市场的政策沿革、产品创新与市场状况等,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在碳交易市场领域方面集国际、国内大成的教材。

  此书得到了国内政策领域、生态领域、金融领域、学术领域一批高层领导、专家、学者的指导,并欣然受邀担任高等学校碳金融“十四五”规划教材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先生专门为本书作序。

  【编者按】《碳交易市场概论》全书50余万字,整合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建立了碳交易市场分析的逻辑框架,使读者可以层层递进地理解碳交易市场要素、制度演时、价格形成机制、不同类型碳交易市场的互动配合,以及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地方试点和全国市场市场的政策沿革、产品创新与市场状况等,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在碳交易市场领域方面集国际、国内大成的教材。此书得到了国内政策领域、生态领域、金融领域、学术领域一批高层领导、专家、学者的指导,并欣然受邀担任高等学校碳金融“十四五”规划教材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先生专门为本书作序。现刊发如下:

《碳交易市场概论》总序

刘世锦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活动,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的扩张导致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迅速上升,目前排放的二氧化碳90%以上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碳环境容量的严重稀缺已经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充分显示了对人类的严重危害。罕见高温、严重干旱等一系列现象频繁发生,海水入侵和海岸线的侵蚀时刻威胁着沿海城市和地区,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气候变暖形成了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陡增。气候变暖不仅增加了传染病等疾病的死亡率,而且增加了昆虫传播的概率和疟疾的复发率;在高纬度地区,淋巴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和脑炎等疾病的传播风险正在增大。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显示,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1970—2016年间减少了68%。

  气候变化危害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不经济性。全球碳环境容量日益稀缺,过量碳环境容量的使用导致很高的社会成本,但没有通过碳定价使其在市场上得以反映,这就导致碳环境容量的进一步过量使用。如果市场机制无法引导对碳环境容量的合理定价,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成本将会不断侵蚀人类的社会福利,并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建立在碳交易市场基础上的碳金融制度和技术体系,是实现碳定价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中国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双碳”目标,金融制度和技术的支持是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力推进碳金融,但目前我国碳金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属于交叉学科,是以金融学理论为支撑,涉及能源管理、环境科学、工程和规划、证券发行、保险会计、工商管理等多学科。在碳金融的人才培养上亟须推动不同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完善培养体系,培育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双碳”背景下跨学科的碳金融人才需求。

  202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培养碳交易、碳核算专业人才,加快制订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等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就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相关院校加快建设碳金融、碳管理和碳市场等紧缺教学资源,在共建共管共享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体系作用,完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材,但目前国内高校可用于碳金融教学的教材相当缺乏。鉴于此,为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特聘院长蓝虹和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新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产业教授束兰根牵头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碳金融系列教材———高等学校碳金融“十四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包括《碳交易市场概论》《碳金融概论》《碳管理概论》《碳资产投资管理》《碳金融风险管理》等。本套教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具前沿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广泛性,体系完整合理,内容深入前沿,立足现实问题,着眼未来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是本套教材充分考虑碳金融的交叉学科特色,在内容的安排上,不仅从金融的角度着力阐述碳金融制度、政策、工具和相关的衍生产品以及碳资

  产管理方法与途径等,而且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阐述碳市场构建要素中总量控制目标设计、碳核算及方法学、强制性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区别以及不同标准的制定方法,并从数据经济与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角度阐述如何实现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等,可以使读者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解碳金融相关知识,为提高碳金融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是本套教材在编写者的选择上,考虑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金融与环境学科的交叉。教材编写者既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教授和环境经济学者,又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从事碳金融理论研究的跨界学者,还有来自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江苏银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在碳金融一线从事政策研究、市场交易、资产管理和信贷实务的专家,这增加了教材的前沿性和实操性特色。

  三是本套教材在内容和体系安排上,重视吸收国际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成果,并将中国的碳金融发展融入其中。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全球一致行动是关键所在。2005年至今,全球碳金融市场走过了17年的风雨历程。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的统计,截至2021年1月31日,全球共有24个运行中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体系,另外还有8个碳金融体系正在计划实施。目前碳金融体系覆盖了全球16%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碳市场、碳金融覆盖的区域,这些区域的GDP占全球的54%。碳金融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只有将中国的碳金融纳入国际碳金融体系去理解,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碳金融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

  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使市场在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碳金融人才,本套教材提供了现阶段培养这方面人才急需的集大成的知识集合。相信本套教材的出版将对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我很高兴受邀为本套教材作总序。

  刘世锦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专家简介:

  蓝虹丨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特聘院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绿金委首席学术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我国绿色金融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

  束蘭根丨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江苏省产业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江苏省“人才333工程”科技企业家,现任江苏省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区(Funding)副总裁。曾长期先后担任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高级信贷执行官)、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受聘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社会职务有江苏省资本市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对外科学技术促进会副会长、南京扬子江新金融智库专家、南京江北新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委员等。

标签: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