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山东: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2022/07/25 14:56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情深似海,厚望如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齐鲁儿女始终牢记嘱托,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十年时光,山东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富硒葡萄成熟季。资料图片

  空中俯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这个曾经典型的黄河滩区村,如今实现了安居乐业梦。资料图片

  1.动能转换产业蝶变

  时值盛夏,记者走进位于滕州市的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宽敞的龙门装配车间里,几十台数控机床正繁忙运行。不远处的高端智能重型数控机床装配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一幢恒温恒湿的高标准厂房基本完成。

  “这是公司着眼高端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威达重工副总经理雷祥元告诉记者,该项目采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将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工厂数据大脑紧密结合,实现产业链协同赋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稳定性。

  威达重工是“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滕州市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名列全国机床行业30强、全国机床出口10强,连续三年荣获国家机床行业最高奖“春燕奖”,他们生产的拳头产品立式龙门加工中心一年销量约300台,价格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在全国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滕州的实践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近年来,山东坚持“腾笼换鸟”,着力加快动能转换,一方面改造提升旧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枝”;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动能,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小苗成大树”。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山东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十强产业”,严格实行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推动有60多年历史的济钢集团停产搬迁,2021年全省“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1.7%,“四新”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1.2%。

  如今的山东如同破茧一样,传统产业重生,新兴产业蝶变,处处涌动着澎湃的发展动能。

  2.创新引领活力涌流

  地处黄河尾闾的东营市,作为胜利油田驻地,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十年前,这里的东八路以东,还是一片芦苇苍苍、荒滩茫茫的盐碱之地。如今,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占地18000亩的新材料产业园气势恢宏,科技感扑面而来。

  从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到欣欣向荣的产业园区,这一变化归功于坐落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稀土催化领域的研发机构,研究院致力解决稀土催化应用领域“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垄断。

  自2019年8月研究院落户东营以来,一条“点土成金”的神奇之路正式开启:协助潍柴动力实现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年节约采购成本30亿元;围绕稀土汽车催化全产业,国瓷、东珩、贵研等总投资55亿元的9个项目相继落地,将形成汽车催化产业链闭环,可实现年产值600亿元……昔日的“老油城”正焕发出新活力。

  在山东,像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一样,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热物理试验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比2012年增长了7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被国务院列入2021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地方。

  3.人才引育万马奔腾

  在菏泽市成武县化工园区,有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汇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的DCTF(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产品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量占全球70%以上。

  DCTF等吡啶类含氟化合物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从研发到大规模生产用时长达十年,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目前公司已成为DCTF领域产能最大的龙头企业,在行业中地位举足轻重。

  “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汇盟科技有关负责人说,在企业580名员工中,研发技术人员就有124名,并建有博士科研工作站。同时,企业还长期与天津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增强了科技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有“伯乐故里”之名的成武县,通过人才招引培育、与高等院校合作、打造创新工作室等方式,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锻造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全县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为让更多“千里马”在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山东颁布实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出台人才改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人才兴鲁行动32条等系列政策,建立重点人才工程清单,健全人才支持制度体系;组建人才发展集团、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对省属高校院所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实行“自主组织、事后备案”;创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顶尖人才,在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中推行配额制、举荐制和创业人才“以赛代评”等多元遴选办法。

  截至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15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突破4500名,高技能人才达到350多万人。近三年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万余人,人才集聚态势不断扩大。

  【2012】

  ●地区生产总值42957.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6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03%

  ●发明专利授权量7454项

  ●粮食总产量4815.8万吨

  【2021】

  ●地区生产总值83095.9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4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4%

  ●发明专利授权量36345项

  ●粮食总产量5500.7万吨

  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05版)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