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南京林业大学两会代表、委员积极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建言献策
2023/01/18 12:49  新华报业网  

  近日,江苏省两会和南京市两会先后召开。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为民履职、建言献策,在省市两会上积极发出“南林声音”。

  江苏省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赵茂程和江苏省政协委员、副校长赵剑锋等以联名的形式,向大会递交了“关于适度开放省属本科院校学生宿舍建设融资渠道”的建议。为积极应对高校学生规模持续攀升带来的资源承载压力,日前,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部门联合下发了《省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计划组织51所省属高校实施学生宿舍建设70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90亿元。由于学生宿舍等基本建设工程短期内资金需求量较大,考虑到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收支特点,以及高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难以将上述短期资金需求与长期支付能力有机统一。因此,建议在充分研判省属高校基本建设资金需求与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对于目前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持续稳定还款能力的省属本科院校,在总体债务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开放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用于以学生宿舍建设为主的基本建设,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切实提升办学承载能力,推动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碳”是近年来全国、省市“两会”的高频词。作为林业高等学校,更应深刻理解“双碳”战略的内涵逻辑,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时代命题,在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年的省市“两会”上,我校代表们也为实现“双碳”愿景积极建言。

  江苏省人大代表、校长勇强递交了关于“科学建立江苏省森林全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价与监测体系”的提案。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两条重要途径。而传统森林质量评价以树木体积作为评估体系,忽略了包括占森林生态系统50%以上的土壤碳库等其它碳库的碳汇效益。提案聚焦江苏森林全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价与监测体系构建,建议通过加强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制定区域森林碳汇产品价值转化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地方管理部门常态化培训制度等措施,尽快建立可核查、可报告、可计量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评估体系,进一步优化森林碳汇供给,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赋能,为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基础。

  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南京市也在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此,南京市人大代表、副校长缪子梅建议,应加快推动南京市“碳谷”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搭建“双碳”科技转化平台,由市政府组建示范园区管委会,设置公共生态产品保值、增值和经济增长“双考核”准入门槛;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符合入园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基础设施、税费、宣传、品牌保障等优惠条件;此外,园区与入住企业还需在市科协的指导下,积极承担生态教育等相关宣传科普任务,形成产业与社会的“双引领”效应。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林学院副院长陈金慧的提案也与推动“双碳”科技创新有关。作为林木生物育种科技工作者,她表示,在“双碳”叠加“种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以植物体胚发生为核心的林木细胞工程技术,将为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是国家实现种业振兴,实现“双碳”目标,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石。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针对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政协委员、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洋聚焦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撰写了提案。他建议,要强化用地保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减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探索产业融合模式,加强资金扶持,破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融资难题;健全人才支持政策,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人才,大力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南京林业大学支部主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蒋玲是第一次参会。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她递交的两个提案与推动女性科技人才培养和女性毕业生就业相关。“不论是科学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一国创新力量的集聚,都需要进一步释放女性的人力资本价值和创造活力。”蒋玲表示,要细化相关政策的颗粒度,涵养推动女性参与科学创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科技创新中的巾帼力量进一步壮大、丰沛。

  致公党南京林业大学支部主委、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马健霄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南京市政协委员。作为有着11年参会经历的“资深”委员,他一直聚焦民生关切,结合学科背景,从南京市交通治理等方面履职建言。今年,他围绕“后疫情时代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和“南京城市综合交通治理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提交了建议。“交通治理是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健霄表示,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门的“交通智慧大脑”机构;加快交通大数据在公共交通服务中的实际应用;对新出现的物流服务形式,及早进行专题研究,合理引导发展,为高质量建设新南京贡献“交通力量”。

  (通讯员:方彦蘅)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