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擦亮两块国字招牌,泰州兴化底气何在?
2021/12/25 14:2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毕飞宇、梅国云、王干、庞余亮、庞羽、陆秀荔等一批兴化籍作家闪耀全场:毕飞宇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梅国云当选中国作协十届全委会委员,庞羽作为江苏团最年轻的代表,与其父庞余亮同时参加会议。

  作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兴化文学在国内文坛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两块国字招牌更是兴化人的骄傲。近年来,兴化市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开展兴化文脉研究、放大“兴化文学现象”,极大提升了兴化文学的知名度。

  不曾间断的“兴化文学现象”

  去年11月20日下午,在兴化举行的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兴化“中国文学之乡”牌匾,这座“文学之城”再迎高光时刻!

  从地理位置上看,兴化处于里下河腹部地区,属于“洼地”;但在文学成就上,可谓不折不扣的“高地”。这得益于该市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

  以时间为轴,兴化文学资源丰厚,历代文学大家层出不穷:

  ——历史上,有施耐庵、宗臣、陆西星、郑板桥、刘熙载等名人大家;

  ——在当代,以毕飞宇、王干、费振钟、朱辉等为代表的文学名家。

  最关键的是,在兴化有着庞大的从事文学的业余写作人口,并且形成了一批坚守本土带有里下河文学流派风格的作家群体。目前,兴化籍作家共有中国作协会员16名,江苏省作协会员80名。3人4次获鲁迅文学奖,10人20次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1人获茅盾文学奖。

  2009年,兴化市与江苏作协联合召开“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兴化文学现象”从此走进了中国文学界的视野,成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课题。

  文学一脉相承,当地政府“添薪加柴”,“兴化文学”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兴化小说的创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国内县级市中都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兴化市被中国小说学会命名为“中国小说之乡”,自2013年起,该市连续8年承办中国小说排行榜评议活动,成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方向标、发布地。

  全国率先编撰地方文化史

  今年7月8日,《兴化文化丛书》第一辑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兴化举行。值得一提的是,全套丛书分为两辑,由反映兴化文化各个层面的20本专题组成,共约260万字,是新中国成立后该市第一部全方位全景式展示区域文化的鸿篇巨制。

  梳理地方文化发展脉络,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兴化“马不停蹄”。早在2017年,兴化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组织了20多位本土文史专家,聘请费振钟为主编,邀请江庆柏、华学诚、徐林祥为学术顾问,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兴化文化史稿》。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作为一座县级市,组织专业人员编撰地方文化史,在全国尚属首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相对于《兴化文化史稿》的纲要性而言,《兴化文化丛书》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内容的丰富,细节的翔实,叙事的集中,纵向关联,横向铺陈,从更为广阔的范畴对兴化文化进行集中的系统介绍,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兴化文化读本,称得上是一次兴化文化的高度提炼和深度挖掘。

  在业界看来,这套“组合拳”的打出,有助于打造兴化城市的文化个性,提升兴化城市的文化品位。

  擦亮两块国字招牌

  “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中,总有那么一句两句诗词在等待着我们,见证着我们,或早或晚,我们都要和它们破镜重圆,互相指认着彼此。”今年5月10日,兴化迎来了第二期驻城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

  驻城作家,顾名思义,就是邀请世界知名作家到兴化生活,让他们充分体验兴化的风土人情、社会进步,并与本土作家、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提升文学爱好者的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扩大兴化文学的对外效应与影响力。作为创建“中国文学之乡”的创新举措之一,兴化已邀请美国作家大卫·范恩和李修文前来。

  放眼全国,像兴化这样爱文学的城市并不多。无论是施耐庵文学奖、郑板桥文艺奖和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中国·兴化施耐庵文学节“两奖两节”的打造,“毕飞宇文学工作室”的设立,还是承办“中国小说排行榜”,开设“兴化文学课堂”,以及启动“驻城作家计划”,兴化正推出一系列守正创新的文学举措,让文学成为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而今,兴化毫不掩饰自己的“文学野心”: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展丰富的文学系列活动、持续深入的文脉研究,创新扶持文学发展的各项举措,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两块国字招牌也将越擦越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通讯员 史道智 吴俊翔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