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最美基层干部|苦干实干 蹚出强村富民“金兰之路”
2022/01/11 10:2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宜兴市金兰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年来,这个昔日贫困村,在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带领下,一跃成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村级年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万元增长到1000多万元。“赤脚书记”蒋仲良用苦干实干,带着金兰村村民奋力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金兰之路”。日前,蒋仲良被授予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称号。

  2002年,人人羡慕的“致富能手”蒋仲良,放下家具生意,当起金兰村的“领头人”。亲朋好友不能理解:村里穷得叮当响,当个芝麻官有啥意思?蒋仲良却坚定说道:“我是党员,党组织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我只要去,就一定干好、干长!”

  要想富,先修路。为方便农户种田,蒋仲良带领村干部们肩挑人扛修起机耕路。历时两年,终于将全村3000多米长的6条机耕路全部修筑好。一条条“坦途”拉近了村里干群关系,也拉开了蒋仲良带领村民“土里掘金拔穷根”的序幕。

  “金兰村是农业村,要增加村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蒋仲良认清目标,说干就干。2009年起,他带领金兰村有序开展土地流转,并在宜兴率先成立村办合作农场。近400户农户的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由村级合作社统一经营。近年来,合作农场每年上交村里种植收益达100万元,给农户每亩租金加分红近1000元。金兰村利用经营收入,购置农机设备、投建烘房等,在育秧种植、施肥防虫、收割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统一管理。

  蒋仲良还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在金兰村打造1000亩高标准粮田,种植的优质稻谷比普通稻谷收益提高20%以上;村里“锦尊”牌大米,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检测,荣获首届“无锡好米”金奖;与上海科研院所合作培育的富硒米,在市场上每公斤能卖到26元。

  大型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大型拖拉机、铲车……只要是种田用到的,蒋仲良基本都会。无论是播种育秧,还是开镰收割,都能看见他挽起裤腿、甩开膀子,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得热火朝天的样子,因为喜欢光脚下田,村民们亲切地称他“赤脚书记”。在蒋仲良看来,只有真正扑下身子到田里干,才能把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

  金兰村没有工业,是蒋仲良的“心病”。2010年,宜兴市财政拨款30万元,用于改善经济薄弱村村委会办公和为民服务条件。蒋仲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和村干部商量,决定放弃补贴,转为积极申请建设用地指标。15亩建设用地指标批复后,他又带头筹集近200万元资金,建起村里第一座标准厂房。由于靠近工业集中区,厂房还未建成就被预订一空,建成当年出租获利30多万元。

  蒋仲良趁热打铁,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厂家落户金兰村。“事实证明,蒋书记很有发展眼光。”金兰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志强说,这波“筑巢引凤”,不仅让金兰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让近300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金兰村建成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0多家,每年出租获利170余万元,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

  如今的金兰村,村容整洁、稻田齐整,村民们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小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许国平告诉记者,像他们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重阳节都有慰问品发,要是谁家有重病患者,村里都会发放慰问金。“金兰村每年投入民生实事工程的资金超过400万元,村级福利资金发放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目前发放的金额已超过80万元。”蒋仲良说。

  近年来,金兰村带动扶风村、夏芳村等周边村兴办合作农场,有力促进了村级增收。看着金兰村溢出效应不断放大,蒋仲良对带领更多农民同奔富裕充满信心,也充满干劲。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基层青年干部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房雅雯

  图片:宜兴市芳桥街道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