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江苏睢宁教育世家走出26位老师
2021/09/10 08:32  新华报业网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家5代人已经走出26位教师。”第37个教师节来临,睢宁县邱集镇大余小学老校长朱以勋细数家族教师名单,无比骄傲。

  82岁的朱以勋是小学特级教师,从教47年,“我的爷爷、伯父都是乡村私塾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我的父亲在原睢城乡和平小学教书,一生从教37年。受家庭影响,我和两个弟弟也选择了教育事业。”

  从教期间,朱以勋结合农村特点,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开发和利用农村能源资源结合到自然课教学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他带领学生考察本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功能,制作千余只鸟巢、兽窝,帮助野生鸟、兽越夜过冬,防御雨雪,繁育后代。还自费成立小鸟、小兽医疗队,为病鸟病兽治病疗伤,再放归大自然。朱以勋在任期间,大余小学以爱鸟护鸟、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活动闻名国内外,先后与日本、荷兰、马来西亚及国内众多中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多次联合发出《愿全球和平昌盛鸟语花香倡议书》,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我们兄弟姐妹都曾经是大余小学学生,父亲对讲台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们。”朱以勋的小儿子朱淑君说。1991年,刚毕业的朱淑君本有机会到县化肥厂工作,一月工资160元,而小学老师工资只有40元,“父亲劝说我,乡村需要教师,于是我回到大余小学任教,一教就是30年。”朱以勋的4个子女,有3个走上了教师岗位,侄子侄女也有数人走上了讲台,他们继承父辈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让更多孩子从小养成爱护大自然的习惯。

  1994年9月,江苏省教育工会授予朱以勋家“优秀教育世家”奖牌,鼓励这个大家庭扎根乡村教育,点亮乡村文明之光,滋润乡村教育沃土。

  父辈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坚持和奉献,感染了后代。2015年,朱以勋的孙子朱宇阳接过了父辈的教鞭,成为邱集镇中心幼儿园一名教师,“一开始我有想过进城,父亲说,农村缺幼儿园老师,更缺男老师,我就来了这儿。”这一辈中,朱以勋的孙女朱雨晨、外孙女孙越等人也站上了三尺讲台。

  一门育桃李,家风即教风。每次家庭聚会,朱以勋都要叮嘱儿孙,“踏实做好每一件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他希望家里能有更多人为乡村教育事业作贡献,“扎根乡村热土,把三尺讲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琦

  通讯员 顾士刚 汪浩然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