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盐城 > 要闻 > 正文
江苏盐城:“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 激活富民强村的“兴奋点”
2020/05/08 19:28  盐阜大众报  

  东台市最美乡村甘港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19年4月,盐城市在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选任渠道,专项选派45名政治素质过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热心服务群众、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改任职级和退休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他们用激情与赤诚践行驻村诺言,用坚守与担当履行岗位职责,用奉献与实绩推动脱贫攻坚,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基层落地见效。

  走出“羊质虎皮”困境 破解强村难题

  过去,东台市弶港镇尖南村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重点村,但集体经济却一直徘徊不前。

  弶港镇原副镇长史桂群,熟悉村情、了解民情,听说市里要选派“第一书记”到尖南村挂职,闲不住的老史第一时间报了名。到村工作第一天,史桂群就挨门逐户展开调研走访,与党员群众在板凳上、田间地头谈家长里短,查找全村发展“症结”,交流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广大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无限憧憬。

  在史桂群的指导下,尖南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营莴苣等农产品的加工、贮藏、销售,实现了群众、集体双增收。针对干群反映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收购点生活垃圾乱抛乱倒的难题,史桂群与村“两委”一班人剖析根源,先后完成6个农产品收购点的环境集中整治,并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赵桂元担任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第一书记”以来,每次谈到收益问题都如数家珍:“原来农户的蒜头一斤只能卖到1.5元,现在通过分拣包装,打上标签,剔除运费和包装的成本,每斤能卖到4元以上。”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赵桂元帮助村集体增加经营性年收入20余万元,帮助村民年销售蒜头、蒜瓣3500多公斤,既发挥了吉兴大蒜独特优势,也解决了蒜农收益不稳定等问题。

  建湖县西尖村新型农村社区

  做好“徙木立信”文章 破解发展难题

  “大伙最盼望的是什么?就是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组织上派我来当这个第一书记,说白了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在第一次与干部群众见面会上,阜宁县陈良镇丹平村“第一书记”王志清作了表态发言,这是任职承诺,更是工作动力。

  从陈良镇人大副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王志清到村里后,从帮助村里解决一桩桩小事做起,渐渐在村民中留下好印象、好口碑。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他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行“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新模式,量身定制脱贫计划,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群众不脱困,帮扶不松手。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的127户254人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在此基础上,王志清带头兴办惠农项目,利用人脉资源广泛争取资金,与他人合作,投资65万元建设了43亩苗木基地,为村里带来30万元的纯收益;创办文化用品项目,吸纳本村村民52人,为群众年增收10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村民日子越过越“牛气”。

  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响水县黄圩镇黄北村村民对“第一书记”的作用也深有体会。临近退休的县检察院干部程国伟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后,通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实施了黄北中心路“亮化工程”,扩宽村内道路约2.8公里,维修农桥3座,修建防渗渠1800米,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

  建湖县恒东村新型农村社区

  谨防“木桶效应”理论 破解善治难题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射阳县海河镇华北村就是一个乡村善治的典型。

  华北村曾经是软弱涣散村,信访矛盾多,集体收入少。在“第一书记”戴启荣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到网格中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意愿,听取百姓呼声,化解信访矛盾。半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全村所有村民小组,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汇总整理,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情况。

  通过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认真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信访问题,一个个现实难题,一个个心里“疙瘩”,在戴启荣书记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得到了化解,全村上下出现了安定团结、创业发展的新局面。2019年,村“两委”班子共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60余件,听取村民意见建议50余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从曾经的“信访大村”一路蜕变为县委政法委表彰的“无访无诉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建湖县冈西镇徐王村“第一书记”姚万春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投身村庄“改头换面”,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大工程”。如今,村里的新型农村社区三面环水、环境宜人,空间摆布错落有致、路网通达,一个有内涵又有颜值的新村已然呈现。

  一年多来,45名“第一书记”累计走访24700多户,听取村民意见建议近1300条,化解信访矛盾130多个,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100多件,实施产业项目60多个,帮助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0余万元。“第一书记”的选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份可行答案,让乡村振兴的“盐城版”焕发出时代的锦绣芳华。(周晨阳 郜野乔 李思远 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