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盐城 > 要闻 > 正文
江苏盐城:全力做好世遗黄海湿地后半篇文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
2021/07/11 10:23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7月5日,江苏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两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举行。两年前的当天,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

  在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逐步由主管部门保护向全社会共同保护转变背景下,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此次将活动举办地设在了美丽的渔民社区,和社区居民共同探讨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这是盐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又一项探索与实践。

  社区与世界遗产协同发展

  巴斗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东台条子泥境内,近几年,依托黄海湿地资源,巴斗村发展特色旅游,逐步从“靠海吃海”向“养海护海”、生态发展转型。土生土长的村民丁正龙在村上开了一家海鲜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在充分享受世界遗产地为村庄带来“红利”的同时,村民们对于湿地生态保护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村党总支副书记叶勇说,“现在我们的村民也开始学习辨鸟、护鸟,见到受伤受困的候鸟,会第一时间进行救助。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遗产地社区,保护好湿地环境和生活在这片湿地的珍稀物种,我们责无旁贷。”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第二期试点项目启动仪式上,巴斗村被授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实践基地”称号。

  在保护湿地、珍禽和麋鹿的过程中,盐城更加注重保持原生态,尊重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每年梅雨期是黄海泥螺最肥美的时候,沿海居民会乘船到滩涂上捡拾泥螺。同时,为了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盐城还在积极探索推动紫菜养殖向标准化、生态化方式转型升级,控制紫菜养殖规模,科学防治浒苔绿潮,实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与传承。

  探索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

  盐城黄海湿地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这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中面积最大、线路最长、迁飞候鸟数量最多,也是面临生态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线路。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划出的我国16个重点地区中,盐城就有2个,占总面积的42%,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更好地保护这片湿地,盐城放弃已依法批准的条子泥、高泥、东沙区域百万亩围垦计划,将这些区域作为鸟类的栖息地,严格保护起来,为此付出的前期投入和将来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两年来盐城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更大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快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持续深入打好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优良空气天数达90%,地表水国省考断面100%达标,国考断面全部达优Ⅲ标准,“水绿盐城”的城市特质不断彰显。

  好生态催生更多经济价值。黄海湿地的成功申遗,为盐城湿地旅游赢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华麋鹿园等景区游客数量比往年同期增长10%-15%。今年5月,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上,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胜镐的致辞中提到,因为盐城所拥有的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家想要到这里投资。

  接下来,盐城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发展之路,把绿色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推动以沿海为重点的全域旅游,提升条子泥、大洋湾、斗龙港等景区品质;在全市域推进康养产业发展,主动对接上海康养品牌资源,共建长三角地区高端康养基地,全力做好世遗“后半篇文章”。

  扛起全球生态治理盐城担当

  作为长三角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城市,盐城对黄海湿地的保护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了创新典范。申遗成功两年来,盐城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更大力度参与推进二期申遗工作,倡导并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沿线国家分享理念、经验,推动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升格为国际论坛,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起交流互鉴的平台。同时,还制定实施《盐城黄海湿地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进一步理顺湿地保护机制、统一规划管理、明确保护措施。

  去年4月,东台沿海经济区根据专家建议,在条子泥观潮区大堤内侧专门开辟720亩地,供涨潮时成千上万迁徙候鸟停歇。今年6月26日,国内首个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720亩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在东台落地。参与细则制定的英国生态学家唐瑞认为,盐城为迁徙水鸟修建高潮位栖息地的做法再次为全球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经典案例。

  今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召开,这是世界遗产领域的年度盛会,届时盐城将派代表团参加。手握黄海湿地这块金字招牌,盐城被赋予更大使命,今后盐城将不断提升世遗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文婧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