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扬州 > 要闻 > 正文
在苦难中花开万里!扬州55岁保洁员创作两千余首诗词
2021/09/24 21:30  新华报业网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今年的中秋团圆,对于扬州人来说格外珍贵。忙完一天后,汪雯破天荒带着两个女儿在家门口赏月,随后她填了一首词《醉花阴. 秋思》:

  夏日转身成故事,雁去无留意。天气晚来秋,风动花枝,快活闲云戏。

  一庭满月增明媚,已见冰姿美。千里共今宵,益友良师,复现思谆诲。

  抬头望明月,汪雯的心中百感交集。经历过失败的婚姻、疾病的折磨,带着病重的孩子熬过疫情,这位55岁的保洁员在皎月之下用诗词言心,言情。多年来,她已书写了2000多首诗词赋,从悲情到悲悯,从现代诗到古体诗,她在精神的世界里已是花开万里。

  (汪雯近照 扬州市诗词协会提供)

  55岁保洁员,创作2000余首诗词

  汪雯是扬州一家工厂的保洁员,然而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诗友,迄今为止已经创作了2000多首诗词。

  写诗最早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虽然只有高中文凭,但是从小热爱文学的她,喜欢写散文、随笔,也模仿着写点现代诗。后来她创作的动力则是因为“苦难”。汪雯告诉记者,自己的人生,苦涩多于甜美,挣扎多于享受。55岁的她,因家暴离婚,独自带两个女儿生活。大女儿已30岁,无业,两年前患癌且已扩散,每月治疗费自费部分好几千元。她的退休收入每月两千多,去年又遭遇车祸受重伤,至今身上还留有钢钉,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为了生计,她还是在家附近做了一份保洁工作,每月收入2100元。

  为了给孩子赚医药费,她带着一身的伤痕,像陀螺一样从早到晚转个不停。凌晨4点半起床,给两个孩子做好饭,6点半到单位,白天还要去医院看病、拿药,晚上回家再给孩子们做饭。除去医药费,菜金有限,她几乎每天都在吃剩汤泡饭。

  只有晚上,等一切都忙完了,在床上放个小桌子,开始创作,陀螺才能停下,她才是自己的。俯身拾起了文字,揉成丸药,一边吞咽,一边抗争,可谓煮字疗伤。汪雯说,创作仿佛就是把她的满腹心酸苦痛,一摞一摞地从心里朝外搬。也只有在创作里,她才能找到存在感,“用我的想象,变成蓝天白云,以及这蓝天白云下放飞的自己。”

  “没有一只鸟儿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她给自己的网名取为“蔓菁”,意思是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而这个从苦难中崛起的草根诗人,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被誉为“悲情诗人”,并于2021年加入扬州市诗词协会。

  疫情下走出“小我”,心怀家国

  记者看到,在2021年之前汪雯的作品主要是记录自己的苦难,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蝶恋花:病中吟》中,“怎耐病根频返顾,三分愁绪如何诉。”“痴捻新诗,莫把韶光负。”“只恐情深难寿补”。《和瀛洲居士》里,“身健在,且加餐。疗伤煮字志尤坚。吾生多舛寻常处,笔意人生别有天。”

  今年7月份,扬州疫情暴发后,汪雯原来上班的地方停工,被公司安排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她因伤恢复期不能骑车,公交也停运了,只能走路上班。每天上下班途中的近两个小时,都是她构思腹稿的时间。白天干着苦脏累的活计,晚上回家再从事诗词创作,每天都到深夜。就这样,疫情封城一个多月,她创作高产,写下50多首抗疫诗词,多视角反映扬州抗疫过程。其中长调《莺啼序•辛丑扬州疫情》等诗词作品,受到各方好评。经扬州市诗协推荐,中华诗词学会特批,汪雯“火线入会”,正式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因为疫情,她的作品不再是自怨自艾,开始走出“小我”,流露出更多的“家国情怀 ”。

  扬州市诗词协会会长王群告诉记者, 8月初,扬州市诗词协会向全国诗友发出抗疫诗词征稿启事,近一个月,各地成千上万的诗友热情参与、积极创作,写出了两万余首抗疫诗词作品,从他们身上和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词家一如既往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也感受到了中华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给扬州抗疫带来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正是这个时候,大家关注到了汪雯的诗词,她的生活和诗词创作经历,打动了广大读者。为此,扬州诗协9月5日编发《一位女诗友的吟唱•扬州抗疫诗词专刊》,集中刊登了汪雯创作的部分抗疫诗词作。

  如,《七绝•疫中感怀》:“位卑国事系于心,常使诗人感慨深。写到几分情动处,眼中已是泪花噙。” 《七律•送瘟神》:“古道扬城好丽峨,苍生故里定风波。”《七律•抗疫感怀》:“秋来莫问关山隔,情到谁知口罩封。”《七律•解封这一天》:“一路清风来广道,彩云万里共相游。”《卜算子•今日终清零》:“今日终清零,弄日临溪坐,将那从前明月心,付与红莲朵。” 《莺啼序•记辛丑年扬城疫情》:“待逢气爽秋高,与月同圆,伴云齐舞。”

  “疫情期间,我看到全国那么多人来支援扬州,看到我们老百姓连夜排队做核酸。慢慢地诗词的格局也开始大了,心胸变得更加开阔,自己的苦也就不觉得那么苦了。”汪雯说。也有人笑话她,写那么多诗连一瓶矿泉水也换不来。她淡淡地回复“用笔当武器,吾笔护吾城”。用诗文记录抗疫的过程和当时的心路历程,在她看来也是她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写作支撑了我的生命”,对汪雯来说,写作为她的人生增添了深度,让她从苦难中摆脱出来,面对现实,自食其力,同时也保持了人格的尊严和相对独立性。目前,她将自己的20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并进行删减,正在着手准备出版自己的诗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附

  莺啼序•记辛丑年扬城疫情

  汪雯

  昏霾正欺夏末,任风掀炎暑。如卷土,祸发金陵,袭破幽梦无数。竹西扰,城门紧闭,繁郊闹市无商贾。昔日烟花地,而今困守黎庶。

  白甲红衣,金徽绿盾,正冲锋围堵。不幸染,五百余员,亡羊还待牢补。细筛排,休辞昼夜,是密接,毅然分住。检测军,队队严妆,面遮身护。

  带疑青壮,耄老儿童,他方暂羁旅。邻友好,土风味厚,手足情深,患难同当,直超前古。背乡离井,匆匆过客,入宾楼竟如归亲,感民家淳朴。且安驻,佳肴美果,诗书画艺消愁,何况蛰声吟谱。

  火燃眉急,群杰来援,共凌晨薄暮。对顽毒,铁肩何惧。担得千钧,坚守危关,初心不负。银枪怒马,雄强精进,必将笑踏凯旋道,喜清零,飞泪难成语。待逢气爽秋高,与月同圆,伴云齐舞。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