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扬州 > 要闻 > 正文
昔日“老虎口”今天“绿廊道”,运河扬州段“瓶颈”成功转型
2022/06/24 09:32  扬州发布  

  运河流淌千年,往来船舶如梭。

  近日,在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的宽敞泊位上,正停靠等待过闸的安徽船民张宝民轻点手机,就“唤来”水上垃圾接收船舶;沿岸新建的公园内,不时传来儿童嬉闹的笑声;高大的六圩灯塔则静静矗立在江河交汇处,闪烁的灯光在时刻提醒着往来船只。

  作为京杭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的一期工程,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经过整治,已实现从制约航运发展的“瓶颈”到快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廊道的华丽转身。

  航道宽了、泊位多了

  从“老虎口”到安全航道

  “船行老虎口,船民腿发抖”,这是船民们口耳相传的俗语。而“老虎口”就位于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整治项目所在的运河六圩段。

  “这片水域情况有多复杂?9股水流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水域叠加。”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整治项目办安全科科长王爱民介绍,这里不仅水域情况复杂,单日进出河口船舶断面流量还超过600艘,是全国内河船舶流量密度最大的水域。“同时,受洄流、运河水流、长江主流汇合影响,这里的水流呈现无规则流态,是长江航线上有名的‘老虎口’,险情事故数量曾占到长江干线事故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王爱民介绍,整治工程进行了航道疏浚,新建了船舶停泊区,改建了碍航桥梁,不但提升了航段通航和待泊能力,也进一步优化了河口通航安全条件。“随着项目全面完成,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的通航等级也从三级提升到了二级。如今,这里航道畅通了、安全了,船舶停靠泊位也增多了,船行至此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反而是舒心安心。”

  风景美了、水面清了

  小小垃圾船守护“水清岸绿”

  将船稳稳开进泊位,张宝民打开“船E行”APP,进行垃圾回收预约,不一会儿,一辆小型船舶缓缓驶来,收走了船上积攒了1天的生活垃圾和船舶污水。

  这艘小型船舶“苏扬运洁01”号,是专门服务扬州主城区28.5公里水域的水上流动垃圾船。

  按规定,船员必须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油统一收集,做到生活垃圾、污水“零排放”。“在别的地方,我们要将垃圾放置在码头,并等待专门设备前来接收污水。这一来一去再加上等待,就浪费了我们跑船的时间。”张宝民告诉记者,但在扬州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只要在手机上点击垃圾回收预约,就有专门船舶‘上门’收垃圾,非常方便。”

  京杭运河扬州段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线路,年均船舶通过量达28万艘次、货物运输量逾3亿吨,极易产生船舶污染物,而船舶污染物转移上岸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启动运行了水上流动垃圾船,作为船舶污染物接收体系的重要补充。”扬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孙宏良告诉记者,仅今年以来,水上流动垃圾船就接收船舶生活垃圾25.8吨、生活污水163立方、含油污水25.3立方,有效保护了大运河“水清岸绿”。

  续建工程加紧推进

  2024年扬州段示范区全面建成

  据悉,扬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高标准建设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先导段工程的同时,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争取,将剩余98公里的宝应至江都段整治纳入省交通运输厅基本建设项目。目前,扬州港航部门正牵头统筹剩余段建设工作,与运河沿线有关县(市、区)政府密切配合,共同将京杭运河扬州段打造成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彰显扬州在运河航道建设中的领先地位。

  预计到2024年,京杭运河扬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将全面完成。“届时将实现运河航运全线全面‘转型提升’,为江苏省乃至运河全线做出示范。”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爱民 葛茜 扬州发布记者 黄媛媛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