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双减”后,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关键
2022/01/22 14:2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双减”政策旨在为学生减负,一方面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另一方面也聚焦校内教育。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省政协委员、苏州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包晓健注意到,虽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学校和教师都非常积极主动投入,但这项工作还是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

  首先,“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使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包晓健告诉记者,据调查,2021年9月以来,从苏州市的反馈数据来看,教师请假现象呈增加趋势。教师普遍反映作业研究和教学研究时间受影响,从以往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转移到非教育性的事务性工作上。

  同时,在“课后服务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一需求下,学校艺术和体育教师满负荷运转,艺术、体育教师紧缺的问题凸显,不能满足学生的迫切需求。

  包晓健还补充,活动经费不足、课后服务质量难保证也是问题。“目前苏州每个学生每学期的课后服务经费是300元,如果按每学期20周、每周5天在校,人均一天只有3元。按每班40人计算,每班一天的课后服务费用只有120元,这样的数据,老师的积极性不高,也很难找到优质的校外资源来丰富学校的课后课程。”

  为此,包晓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加大财政投入与家长适当承担双管齐下。”她认为,财政部门可以允许学校开通代收费项目,家长适当承担合理课后服务费。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便于整合优质资源,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课后服务需求,包晓健建议可以通过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又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还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此外,还应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减轻在校老师的压力。”包晓健说,可以通过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相应服务;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让规范的非学科类教育机构进校园,让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稳定教培机构发展。

  结合江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包晓健也提出,依托江苏文化、艺术、园林等方面资源优势,立足地域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书法、篆刻、绘画、剪纸、工艺制作、戏曲和民间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等丰富多彩色的活动走进校园。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园林、社会场馆,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从而推动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