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 从网民群体视角考察中国互联网30年
2023/02/16 15:23  传媒观察  

  编者按: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以来,网民从单纯的上网用户,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到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30年中国网民发展历程,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和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奔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刊文,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从网民群体的视角,深入互联网的每个阶段,梳理每一年代网民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分析各个阶段网民的群体画像,结合法律、科技、社会等多个视角洞察中国网民的演变。研究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2022年,全球网民数超50亿,中国网民数超10亿。纵观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脉络,不同的阶段展现出的网民特征不断演变。作为互联网的后来者,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成为全球第77个进入互联网的国家。此时,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各地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网民(1994年美国网民1280万,全球网民2023万)。中国也有少许敏锐的创新者和先驱者使用互联网与世界相连。198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的吴为民教授便用710所的IBM-PC机跟CERN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计算机通信。而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1987年发出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这封邮件也是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及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发送的。20世纪80年代大多是国外高校使用互联网走向世界,因此,在海外的留学生也得以成为中国最早使用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另外,各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出于信息交流需求,感知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动态,他们采用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和订阅期刊等方式,积极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想引入中国。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诸多学者关注互联网动态并积极引进。

  CNNIC从1997年开始统计中国网民规模。但在1994年年底,中国已有4000名左右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大约为0.001%。后续从1997年第1次报告统计显示的人数62万到2022年6月已达到10.51亿人次。与此同时,美国网民也从1994年的将近1279万到2020年的3.01亿,全球网民从1994年的2023万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53亿。网民的数量增长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在1999年时,全球网民为2.79亿,中国网民仅为890万,在全球的占比仅为3.18%;而在2022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占全球网民的19.8%。虽然在2009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越了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但在当下,也仍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5G等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网民也步入与全球网民的超联结。我们在互联网的整体环境迭代下,对中国网民的每一个阶段展开详细的观察。我们考察网民数量和群体特性的变化,更要考察网民在每一个阶段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重新发现网民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一、1990年代:互联网浪潮的资本泡沫与先驱网民的激情

  在1990年代,网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主要由高学历、高经济水平的年轻男性组成,属于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创新者群体。这一时期,网民规模刚刚起步,1994年互联网普及率仅为0.001%,而到2000年已突破1%。网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人群占80%以上。这一阶段网络暂时还是奢侈品,整个网络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1990年代初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以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及学生、政府管理人员、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等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大多使用网络来进行查询信息和邮件收发,网民上网使用最多的平台是PC端。CNNIC的第1次统计报告显示,PC端上网的网民占比93.3%。网络帮助科研工作人员节省大量信息接收的时间。

  1990年代,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并以相对缓慢的速度普及,处于探索和启蒙时期。网络收费太贵、速度太慢是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原因。到1999年后,在家中上网的网民比例开始增长至50%,其次有37%的网民在单位上网,还有11%的网民在网吧上网。1990年代是互联网接入的关键时期。在中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第一套网页。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则成功开通中国第一个BBS站——曙光BBS站,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诞生。在整个互联网启蒙的背景下,1995年美国计算机服务公司网景上市后才触发了中国互联网的创业浪潮,随后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的成立带来了互联网热潮。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即时通信产品OICQ也在1999年2月发布。QQ的第一个版本上线后,在短短四个月内便拥有了100万的注册用户,人们开始上网使用OICQ与好友线上交流。但OICQ也在10月份陷入侵权风波,并于2000年正式改名为QQ。即时通信软件的上线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成本,网民开始在QQ上体验各式各样的新奇功能。

  CNNIC的第5次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和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分别占71.65%、50.40%和44.16%。上网的主要目的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占据绝对优势,占比57.95%;其次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占比12.10%;休闲娱乐排第三,仅占9.75%。虽然互联网迎来了资本的关注和创业热潮,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网银、网购等板块尚待开发。1990年代末也是互联网股市泡沫的关键时期。依据创新扩散理论,1990年代早期的创新者们处于边学习计算机新技术边使用网络状态。创新也正处在早期的知晓阶段,先驱网民开始以激情的心态逐步探索互联网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个时期的启蒙,也为后续互联网的发展做好了基础层面的准备。

  二、2000年代:大众参与创造互联网,弥合性别鸿沟

  进入2000年代后,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早期采纳者开始跟进,并有部分早期大众开始使用互联网。网民规模从2000年底的2250万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3.84亿。网民性别变化最为明显的是21世纪互联网普及初期,整体变化呈现从两端向中间靠拢,网民中男女性别占比分别从2000年底的69.55%、30.44%发展到2009年的54.2%、45.8%。逐步与我国男女比例国情相吻合,弥合了性别鸿沟。同时,在网民学历结构的构成上,从原来占绝对优势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开始下沉,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在不断提升。从2007年第20次报告开始,细分出“初中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这昭示着互联网进一步向低学历群体扩散。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进步,网络也开始扩散至乡村。乡村网民规模迎来增长,在2009年底时已达1.07亿。在上网设备方面,台式机的绝对优势正在下降,而随着iPhone等初代智能手机的发布,网民通过移动端上网更加便捷,手机端网民在2000年代末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手机从2007年24%的上网设备占比迅速上涨到2009年的60.8%。在年龄结构方面,CNNIC分别在第5次和第23次统计报告中调整了年龄结构的分类。从2009年第23次报告开始,以每10岁为一个统计阶段,分为10岁以下、10―19、20―29、30―39、40―49、50―59、60岁以上这七个阶段,并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代尚处于web1.0阶段,2000年代已经大步迈向Web2.0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互联互通协议,使网民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跨地区访问。2002年开始出现的博客,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个人媒体,拓宽了网民内容生产的维度。2003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日本,达到5910万,仅次于美国。同年,以“非典”为契机,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网上成交量激增,网民从线下消费开始转向线上,人们的消费习惯被改变,淘宝在这一年成立并推出支付宝。与此同时,电子银行和网上教学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3年也常被人们称为“网络舆论元年”。深圳市市长通过一篇网帖《深圳,你被谁抛弃》与一位普通网友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充分交换了对深圳未来发展的看法。2008年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网民数和宽带网民数同时超过美国,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从此牢牢占据全球第一。2009年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实名制是在实名基础上,一种规范姓名使用规则、保护个人姓名等身份识别信息不被冒用、盗用的制度,目前主要的实名方式是手机号身份证实名认证、手机号实名认证和银行卡实名认证。

  在2000年代,Web2.0时代到来,随着BBS、博客等多种网络媒体形式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迅速提升,网民的内容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网民主导网络文化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网络也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其次,网民在网络上开始拥有个人展示的舞台和关系网络,一方面在开放式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情绪、信息等即时报偿,另一方面培养的社会关系还会给其带来长期报偿。最后,网民的主动性也变得更强,从被动接收消息转变为主动浏览网络寻求信息,网民从网络媒体诉求转向网络社会诉求,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网民数量日益增多。网民从简单信息需求发展到多重内容与服务需求,根据2008年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网民对网络影视、即时通讯等的需求已经超过了网络新闻。在创新者们探索新技术过后,企业和资本开始进入互联网。早期采纳者们被说服并加入互联网中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这个阶段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1990年代的获取信息和邮件收发,网民们对于网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互联网也因此提供了许多创业与就业的机会。

  三、2010年代:手机接管互联网,全民联网时代到来

  2010年代,是创新扩散中的早期大众群体的阶段,中国网民在移动互联下迈入与世界的强联结,网民规模迎来大幅度增长,男女性别比例差距进一步缩小并逐渐保持相对稳定。网民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更加多样化,同时在上网设备接入占比中,传统的台式计算机快速下降并被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所超越。在2010年代末期,手机这一上网设备占比已达99%以上,技术的进步实现了网民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在网民的学历结构比例变化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比例持续上升,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比例反而开始下降,大学专科和本科网民则基本保持稳定,说明网络在向低学历的群体进一步扩散。在年龄结构上则体现出向“10岁以下”“50岁及以上”两端扩散,这也意味着网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在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历程中,农村网民规模是互联网扩散中的重要部分。在2000年代,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讯基础设施也无法满足互联网的技术环境要求。而进入2010年代后,有学者认为农村地区互联网运用上普遍相对较低的IT知识水平和个体内在需求刺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农村个体入网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村网民的占比从2014年1月《统计报告》中的27.5%提升到2022年7月的58.8%,9年涨幅达31.3%,高于同期城镇网民20.9%的涨幅,这和中国陆续颁布的有力政策有关。

  2012年腾讯发布的微信掀起了新的社交媒体热潮,简洁易用的沟通页面也吸引大量网民包括传统QQ用户使用微信。传播能力有限的人际传播具备了一对多的大众传播的能力。网民在网络上纷纷做起了“微商”,社交关系带来了新的商业营销模式。同年,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今日头条上线。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了台式电脑用户。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14年由于我国网民规模的快速扩大,凸显出网民的重要性。移动APP开始抢占用户市场,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推出大量的补贴红包,培养网民移动支付习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向了新高潮。

  2015年网络直播呈现全球性爆发,网络直播延续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实时视频提高了与观众的交互性和主播的展示能力。同年,一封女教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网友热议,这封充满情怀的辞职信也被微博大V、网友们相继转发,铸就了网络群体的狂欢。该事件也是网民在网络上对现实压力的集体宣泄和释放。

  2016年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到来,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四比一战胜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这场被称为“关乎人类未来的比赛”,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社交软件抖音上线,凭借着智能算法的成功应用在网民中迅速爆火。网民随时随地都能拍摄自己的短视频上传至平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

  2017年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拥有大流量的平台纷纷投入小程序,利用社交软件的便利给予网民更多元化的服务。个人信息保护在这一年首次被写入民法总则,对个人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随着移动端服务的不断完善,2018年春节期间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0亿大关。我国在2018年有72.5%的网民开通网络支付,约7.9亿人使用网络即时通讯,6.1亿人在网上购过物,超过4亿人在网上叫过外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

  2010年代互联网的门槛进一步下降。在智能手机快速更迭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但这同样离不开网络基础技术的支持,2013年中国移动获得了4G牌照,4G的普及为后续各大软件的进步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短视频平台利用网络的速度快速加载视频给予网民更好的使用体验。随后2019年5G开始商用,11月份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5G商业套餐,为2020年代的超联结打下坚实基础。

  四、2020年代:大规模同时在线时代,数据驱动的智能传播崛起

  在整体网民画像上,2020年代倾向于稳定,网民的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6月已达10.51亿。网民的性别比例趋于稳定,性别鸿沟不断弥合,男女比例分别在51%、48%附近波动。上网设备中手机接入的比例也趋于稳定,占比99.7%左右。同时,在年龄结构中向两端扩散的速度减缓,整体逐渐倾向均衡,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比例已达25.8%。步入数字具身的2020年代后,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保持在25小时以上,在2022年7月的统计中更是高达29.5小时。而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一因素是方便与家人或亲属沟通联系。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人类数字化进程极大加速,数字空间超越现实空间一下子切换成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国家交互、企业运作以及民众生活出现由线下转向线上、由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转移的趋势,其中互联网技术成为此次防疫抗疫中的利器,网络空间成为维持国家韧性的稳定剂。在疫情的影响下,网络直播带货再掀高潮,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最佳手段。

  在2020年疫情期间,算法、大数据等技术围绕网民展开建设与应用。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在这个数据海量的年代,网民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来对比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在技术层面上,不单是互联网企业加强对硬件产品的研发力度,从而形成“从云到端”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体系。网络业务也正在进行着融汇创新,例如短视频与电商融合、短视频流媒体广告与社交平台融合、直播电商与微信视频号融合等等。互联网的使用方式日渐多样化,能够帮助有困难的网民享受数字化所带来的便利。网民的变化也主要分为以下这几个层面:接入环境更加多元。进入智能物联的时代后,万物皆可连接,网民上网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智能手机和iPad等设备。借助VR、AR、蓝牙音箱、智能家居等都可以上网遨游。网民将以数据化的方式在网络生存,有了各种各样便于接入互联网的传感器后,网民的数据将被随时上传至网络进行分析。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其中短视频增长率最为明显,截至2022年6月用户规模已达9.62亿。而这些软件使用的技术、服务等都是为了帮助网民提升效率,迎合了网民的需求。例如智能算法的“猜你喜欢”,以及电商行业兴起的名词“兴趣电商”,互联网平台纷纷运用技术迎合网民以提升留存率。

  随着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传播崛起,社交传播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网民主体地位,开始受到全新的挑战。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崛起,虽然依然有着鲜明的社交媒体特性,但是,基于算法的流量分发规则,开始动摇网民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同时,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爆热出圈,网民在内容生产中的主导性地位也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2023年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一个算法和数据主导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智能传播新格局势不可挡,那么,未来网民是否又将沦为互联网被动的消费者?新的智能时代网民将何去何从?这已经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载《传媒观察》2023年1月号,原文约18000字,标题为:中国互联网30年:一种网民群体画像的视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重新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力量与变革之源。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21VGQ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兴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奔,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