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 王润泽:致敬学术研究中的“她”力量
2023/03/14 13:40  传媒观察  

  几年前接受过一个国际研究机构的访谈,具体内容是作为一个女性学术研究者是否有性别意识以及是否感受到性别歧视,等等。因为有过几年在欧美国家生活工作的经历,能理解他们进行此类调研的出发点,性别问题在欧美是个显性热门话题,女性在社会职场上因性别问题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很多。相比较而言,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男女平等意识是比较高的,尤其在学术界,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来自外在的性别压力。所以我开玩笑地说,就我个人而言,没有因为性别感受到什么不同,实际上,工作中常常忘记自己还是个女性。

  在中国,在我所熟悉的领域,女性只要愿意,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高校,所有人的课时都是一样要求的,所有的科研任务都是一样的标准;课题和发文也不会有男女比例的限制。在各种评审中,也没有遇到过因为性别不同而进行偏向抉择的情况。而且,目前中国的人才选拔标准和具体做法,正在让更多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进入学术领域。

  就拿我所在的大学来说,30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全校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但两者差距慢慢地在降低、拉平,直至现在,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甚至我授课班上,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女生,本科、硕士、博士皆如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并能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这是时代的进步,是体现中国性别平等的重要指标。

  在今天中国学术界,女性力量不容忽视。日常工作中,我接触到很多令人尊敬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温柔细腻、坚韧宽容的性格特点,会渗透其所在的人文、自然、社会学科领域的研究。由于拥有天然的母性,她们在对待弱势群体研究、社会公平公正、留守儿童、家庭暴力、性别歧视等方面,更能体现出其本能的热情和同情。因此在一些特殊的研究领域,女性研究者会发挥更多优势,做出更多贡献。因为她们的存在,相对客观严谨的科研工作会有一些温暖柔和的光彩。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学术生涯会如一些人所以为的那样轻松、愉悦: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用坐班,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收入待遇也在上升,等等。实际上,在学术生涯中,女性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更多。我所认识的很多女性,在学术中都有令人尊敬的成就,但付出的努力也更多。生育和养育下一代,始终是社会给女性的“第一”任务。从怀孕到孩子上大学,基本上近20年的时间,女性都要有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孩子和家庭身上,而那时本应该是一个人科研产出的高峰期。如果要有成果,女性就要有更多的牺牲。其实从怀孕开始,生理上的变化,就已经非常明显,身体内的各种营养能量眼见地贡献给下一代小生命。所谓“一孕傻三年”,其实何止三年,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学术思考,这是对女性研究生涯最大的考验。这不是毅力的事情,而是生理决定的。这就要求她们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发挥智慧,激发创造力,贡献社会很多重要发明和创新。

  女性科研工作者,还通过自身努力,为一代代学生提供了有意义的榜样。通过她们的言传身教,学生们受到了启发,受益匪浅。她们的真诚及工作热情影响和激励了更多青年人,带给他们巨大帮助、指导和科学灵感。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激情和专业性带领人类走向新科学领域,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向女性科研工作者致敬!愿大家淡然、优雅,有毅力,有包容,有爱心,有成就!

  (《传媒观察》2023年03月号卷首语。作者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