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讲好故事:新闻形式的有限创新
2023/06/06 14:57  传媒观察  

  编者按: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业如何进行形式创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5期刊文,认为故事的本质和讲故事的技艺可以给新闻的形式创新带来启发,但新闻行动者同时也要厘清新闻与故事的形式关系,并警惕过度“讲故事”可能对新闻形式产生的不利影响。论文从形式理论的角度,将新闻与故事的关系表述为四个命题,同时探讨了新闻如何在“结构”、“解释”、“沉浸”、“情感”以及“艺术和创意”这五个讲故事的元素上进行有限创新的可能。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已从我国国际传播的“思想框架”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及实践领域的一个共同命题。我国新闻业承担着“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职责,其如何在该命题下有所作为,自然也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数字传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厘清新闻与故事的关系,重建新闻的形式理论,变得尤为重要。

  新闻与故事:晦暗不明的关系

  新闻与故事的紧密联系,毋需太多专业知识即可体会。我们如何了解当下飞速变化的世界?专业人士会刻意使用枯燥纯粹的“资料”“数据”去分析,但公众则需要一个又一个能给人留下印象的“现实故事”来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并由此建构自己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新闻即是这类现实故事中最强调事实真实性的一种。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并不外在于故事,但是它有不同于其他故事类型的“边界”——事实真实性。

  但是直到今天,研究者在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文化调研时,仍能清晰地看出两者间的矛盾——强调讲故事的技艺,经常被认为与记者追求真相的使命相冲突。如一项对比利时和荷兰的49名记者进行的访谈研究发现,一些记者反对将新闻故事化,强调“事实自己会说话”;相反,一些故事专家型记者认为自己的非虚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因为“没有新闻嗅觉”,他们是没有被新闻训练规训的“逃学者”。

  从受众方面进行的研究,已经确定无疑地证明了“故事”的技艺和形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一项对网络时代受众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受众更喜欢新闻报道按照故事的线性时间叙事而不是“倒金字塔”这种“不正常”的模式。

  由此,新闻实践和研究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张力:一方面新闻与故事在传统上非常密切,并在实践上始终需要“讲故事”的技艺;另一方面,新闻又对故事抱有相当的警惕和疑虑,担心运用讲故事的技艺会伤害新闻的真实性承诺。新闻与故事暧昧而矛盾的关系,成为新闻实践和研究中某种“心照不宣”的敏感地带。缺乏形式理论对新闻与故事关系的说明,不仅让很多新闻人在运用“讲故事”技艺时心存疑虑或只能“心照不宣”地操作却说不出所以然,更可能在新闻创新中误用、错用、滥用讲故事的技艺,造成数字时代新闻形式的危机,影响新闻的公信力。

  从形式理论视角重思新闻与故事

  本文把新闻与故事的形式关系表述为如下四个命题:

  第一,新闻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故事,包含在广义的“故事”形式之中。

  第二,新闻与一般意义上的狭义的、艺术化的“故事”有本质不同,前者只能运用现实世界的事实素材以及对事实素材的有限变化来叙述故事,后者则不受此限制。这一区分是本质性的,它在实践层面上体现了“新闻真实”的意义,因而对“什么是新闻”有根本的决定性,不可变通。

  第三,新闻业的繁荣反哺了狭义的讲故事的工作,催生出一个由新闻驱动的现实主义故事领域。对于新闻来说,这种驱动是外向的,也是单向的——根据事实改编或采用新闻工作方法的各种艺术作品使得现实主义、纪实风格的故事欣欣向荣,但它们不能与新闻自己的形式混为一谈。和笛福一样,现代传记体文学的开创者詹姆斯·鲍斯威尔(James Boswell)同时也作为新闻记者为伦敦的报纸工作;斯蒂芬·茨威格用浪漫化的口吻重新演绎了重要历史时刻,写成《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样的文学名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基于真人真事的“新闻性小说”“纪实故事”“报告文学”“纪实片”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艺术园地。它们借鉴了采访、记录这样的新闻工作方法,但本质上仍然是艺术性故事,而非新闻故事,原因就是它们允许对事实素材进行演绎。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这些故事多么像“新闻”,它们都已经越过了新闻得以自洽自存的形式壁垒,进入到艺术领地。

  第四,故事的本质和讲故事的技艺,可以以“元素”的方式进入到新闻领域,帮助新闻丰富和创新自己的形式。正如上文所说,新闻与狭义的艺术性故事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它们对待事实素材的方式。只要恪守好这个形式边界,坚持在安全线范围内进行有限创新,新闻实践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故事中汲取灵感和创造力。脱胎于《华尔街日报》内部记者培训讲稿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成为一本畅销书,以及国内一些擅长撰写特稿、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的“故事专家型”前记者开办“写作营”这样的培训项目受到欢迎,并非偶然现象。这说明“做新闻”与“讲故事”有共通之处,通过提升“讲故事”的技艺以及加深对故事本质的理解,提升新闻叙述的表达价值和传播效果,是可行的。本文认为新闻中如何讲好故事的实践经验还有必要上升为实践理论,在感性认知中抽象出理性知识。

  “讲好故事”:新闻形式的有限创新

  根据以往研究和新闻报道案例,本文认为以下五种“讲好故事”的元素,对新闻的形式创新尤其具有启发价值。

  (一)结构。故事意味着把不同的事件“安排”成一个有意义的“序列”,对素材的安排就是结构。倒金字塔结构仅是新闻业在19世纪中期后为适应无线电报传播、节省报纸版面和迎合读者快速阅读需求的一种形式发明,但并不意味着新闻就一定要写成这样。

  在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更加可靠、在线空间不受“版面”限制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多元的今天,倒金字塔这种“标准”新闻形式结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用户视为是“过时的”、“落后的”甚至“不正常”的模式。主流新闻报道总是倾向于优先报道事件序列中“动态”的部分、最新发生的部分,这往往不利于新闻使用者的理解。研究者进行大规模调查和实验后发现,许多用户抱怨,如果不是每天都看新闻、不间断地跟踪最新消息,他们会感到“跟不上”新闻内容,感觉自己“被新闻抛下了”,对正在发生的事实变动没有一个可理解的切入点。研究者在1268名用户中测试了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传统消息报道与重新制作后的四种创新模式的效果,发现比较成功的新模式都采用了强烈的线性故事模式。这一测试结果也印证了学者们早先的呼吁,也即所谓新闻的传统“形式”并不是新闻工作所固有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新闻,完全可以重新思考这些惯例。

  (二)解释。一个故事通常意味着提供了某种解释,它不是对事件碎片化的呈现,而是要给一组事件赋予解释性的意义。有研究发现即便是非正式的日常家庭故事,都包含着关于一组事件的解释。解释或阐释性的新闻几乎与客观性的、描述性的新闻同时兴起。

  渴望解释、意义和说法,这是人们对各类故事都怀有的根深蒂固的期待。新闻不提供解释,仅提供碎片的事实罗列,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关键是,新闻业应该有本专业提供解释的方式,包括如何对可靠事实素材进行组合、推导和分析。而这方面的新闻研究还分外薄弱,研究者不仅需要在观念上突破“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桎梏,还需要从细致的实践出发予以论证。新闻使用者需要“理解”而不是仅仅被“告知”。正如迈克尔在与人论战中曾说的,新闻需要“真正的解释”,如果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报道。

  (三)沉浸。好故事对读者的吸引力是无以复加的,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沉浸感”,让人短暂地忘记他/她所处的现实世界而投入到文本的世界中。新闻能让人产生沉浸感吗?近年来新闻业创新的一个热点是“沉浸式新闻”,也即采用VR、MR等技术给新闻使用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场景感的新闻作品。这里暂不讨论这类新闻创新实验的得失和效果(需要另文阐述),从全球多家权威新闻媒体高调开设沉浸式新闻专栏,到近年来专栏上作品少有更新的现象,多少也能感觉出这类靠技术驱动的新闻在发展上有其瓶颈。

  如果换一种思路,不是期待技术而是靠讲故事的“技艺”,我们能看到别有洞天的一番景象。技艺驱动的沉浸式新闻强调的“体验”更多是对记者的要求——记者要真正走进报道对象的世界,要和他们共同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而不仅仅是从他们那里攫取信息。那么,一个故事靠什么让读者沉浸?答案是故事中的人物以及围绕他们所发生的事——情节。新闻要学习和汲取故事中让人沉浸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能让报道中的人物丰满、立体。被称为“沉浸大师”的美国非虚构写作作家、记者科诺弗(Ted Conover)在他关于美国墨西哥农场非法移民工人的报道中写道,“关于人们的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不是通过采访、收集统计数据或在新闻中看到他们,而是通过走出去和他们一起生活。要了解这些墨西哥人,你需要说他们的语言,愿意忍受不如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

  (四)情感。当读者沉浸在一个故事中的时候,他/她通常也会与故事产生一种情感关系,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会调动读者的喜怒哀乐。但这里的一个前提是,读者只有信任讲故事的人,才能在故事中投入情感,否则就会“抽离”“出戏”。故事中情感因素的关键是听故事与讲故事的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一点对新闻来说尤其重要。

  近年来,一些强化新闻报道者和受众之信任关系的创新实践被认为可以增强受众对记者的信任。一项有885名参与者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新闻报道有一些关于报道者自身的“低水平信息披露”(如提供记者照片、联系方式等),以及有关于记者为什么和如何报道的信息(如记者手记),那么使用者对记者、记者所在媒体组织和新闻故事本身的感知可信度评价最高。除了适当的“透明性”策略外,开放性和面对面互动也被认为可以增强传受双方的共情。美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本地新闻业危机和地方新闻荒漠现象,但也有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用新的本地新闻平台连接当地居民。近两年像“奥克兰这边”(The Oaklandside)这样的新式地方新闻组织发展得颇为引人注目。该组织能得到本地用户的支持和信任,其经验是充分倾听和尊重当地居民意见,做“为社区更好”而不是“关于”社区的报道。甚至“奥克兰这边”这个名字,也是记者和奥克兰居民、教育人士、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等一起讨论选择的,它表明“我们在你身边”“我们是一边的”。在这样的新闻实践中,讲好故事不是为了“吸引”受众,而是通过共同讲述本地新闻故事,在社区居民中传播和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培养对社区的归属感,并共同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五)艺术和创意。故事令人惊艳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审美”属性,形式上的创意和艺术性总是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在富媒介环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新闻用户来说,更是如此。“制作精良”越来越成为新闻叙述的追求。近年来获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奖项的作品,大多采用文字、音频、视频、长图、动漫、H5、3D等多种符号,以大投入、大制作的方式完成,其中有不少都属于艺术元素和创意表达。不仅中国如此,新闻与艺术的融合在全球新闻创新实践中都明显增加了,尽管其中也不乏争议。比如把新闻和喜剧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政治脱口秀”,被一些学者视为“假新闻”,但对于很多青年观众来说,这就是他们了解政治的渠道。把新闻与表演结合起来的剧场新闻(live journalism)、舞台新闻(news on stage)等近年来也有复兴趋势。

  除了新闻与艺术在形式上的融合外,更常见的是某些艺术元素在新闻作品中的大量应用,如“音乐”“动画”等。过去在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音乐和音效是不可想象的,广播新闻中主要采用的是播报、同期声、环境音响等提供“信息”的声音素材,但现在“音乐”这一具有情感召唤属性的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新闻播客、短视频新闻、新闻纪录片中的常客了。这类非虚构叙事播客对声音元素的创造性使用大大拓展了有声新闻作品的表现力。

  “动画”也有类似情况,过去仅有少数媒体在专门的“动画新闻”栏目中使用动画,主要用于犯罪、庭审等不可再现现场的情景模拟。但现在“动画”的使用范围明显扩大了,尤其在解释性报道、数据报道中,大量借助动画来说明抽象内容。这种趋势令人想到“照片”元素进入新闻业的过程,也是在争议中逐步调整规范,最终确立了在新闻作品中的合法地位。“音乐”“动画”等其他艺术创意元素很可能也要经历同样的历程。

  警惕新闻形式的不稳定风险

  数字化技术消融了媒介差异,也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操作符号的能力,这既使包括新闻在内的叙述类型迎来形式创新的活跃期,也对形式本身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提出,在学习“讲故事”技艺、借鉴故事元素启发新闻生产之际,保护新闻形式自身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怎么创新,新闻仍然能被认为是“新闻”,而不是别的什么类型。新闻这一形式与其他叙述形式最本质的区别已经由无数新闻研究者、从业者阐发,说到底就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在新闻叙述中不仅是具体的,而且要有直接的“素材”支撑,不能因过度追求表达效果,而忽略了“事实”对新闻的刚性制约。毕竟,塑造新闻形式之魂的是“真实性”,新闻形式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的“可靠知识”。在决定新闻形式的诸多考量中,真实性、可信感必须置于一时的传播效果考量之上。这一看上去是老生常谈的规范性,尤其考验身处新型传播环境中新闻生产者们的定力。

  在数字时代超大规模的信息海洋中,人造符号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独立。影视剧、游戏、动漫、戏剧等艺术性故事与新闻事实很容易“混融”在一起,给新闻形式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如一名叫“马冬梅”的犯罪嫌疑人被悬赏通缉成为热搜事件,原因仅仅是因为她与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主人公重名,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与娱乐混淆形成的“信息娱乐”(infortainment)。数字传播时代,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围绕新闻的形式之争其实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断的争论和论证过程本身就是新闻形式规范形成的重要途径。新闻业曾在“采访”“图片”等问题上经历过争论并形成了相当程度的行业规范和共识,也许历史的钟摆又来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定义并深刻理解数字时代新闻形式的时刻。

  (载《传媒观察》2023年5月号,原文约12000字,题目为《讲好故事:新闻形式的有限创新》。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QPOIHRFHkK6tCvFXCxllA。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全媒体新闻生态系统创新研究”<20XWA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辰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