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镇江国家级数字化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成效初显
2020/08/08 21:56  金山网  

  “你看,在这块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田间的光照、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实时数据,稻田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躲不开监测。”“这边屏幕上的一条条绿色轨迹,则是之前无人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的轨迹,轨迹上均匀分布的绿点则代表作业的完成度,如果是红色,则代表完成的不好,可能对后期作物生长产生影响。”……近日,在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的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一块块分区大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分门别类展示了多种数据和图片,在这些数据跳动间,一张围绕万亩良田的数字网络已悄然织出。

  作为全国五家之一、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数字化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其在建设之初就有了明确的定位。“项目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适合苏南实际情况的、以数字农业为引领的优质水稻的生产管理模式,创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基础的稻米生产经营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的落地企业负责人魏巧告诉记者,通过平台的建设,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大田种植生产数字化管理方案。

  其实,围绕数字农田的打造,早在该项目开始之前,润果农场就已“自发”进行。在镇江新区的万亩农田里,一个个传感器埋入地下,两个微型气象站扎根农田,围绕大田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已在逐年完善。

  年初,疫情打乱了项目建设的进程。好在4月初防控形势有所缓和,来自安徽合肥智能机械所的国内最顶尖的智慧农业研究团队——中科感知公司工作人员带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进入这里,开始了数字化平台一期建设。“我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于6月底初步完成了平台一期建设。7月份开始,对平台运行各项数据进行调试。”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主要进行数据收集的基础工作,但别小看这一“基础”,今后平台和模式的“大厦”能够建多高,关键就在这个“基础”打的牢不牢。“这一数字平台,将不断收集不同阶段的田间数据,为后期田间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打个比方,机插秧作业的田块,可以通过田间摄像头,比对每个月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田块中有稀疏不一,就能精确区分不同区域,将来秋收时优先收割,能够有效避免作物倒伏的发生。”

  除了能够“画圈”,这一平台还有更多“惊喜”。“基于大数据的农田处方图系统,结合自主研发的土壤快速养分检测设备,可以实现精准的施肥处方方案生成。同时,结合农机的精准变量控制、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田间的变量施肥、变量喷药。”业内专家表示,通过科学分析,做到整个田块不同区域的“精准施药”,从而实现人工成本和防治成本的双减。“说个有趣的事,这个系统能通过放置在田间的捕虫器,诱捕并杀死昆虫,同时还能分析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强度,这些精确的信息能够提前预知,对于田间病虫害的防治肯定是‘胸有成竹’。”

  魏巧告诉记者,这还只是数字化的一期工程,9月份即将完工的二期和三期还将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作物长势监测、预测,并结合农业保险应用,给大田种植保驾护航。再加上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以及吸引或培养专业人才进行农事操作,能大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智能化农情监测、自动化水肥管理。“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建设物联网测控系统,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也能进一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和销售价格,让种粮的效益更好。”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9年底,全市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面积达7.78万亩,涉及大田种植、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多产业,贯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6.6%,列全省第五。(周迎 刘铮)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