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出棚进楼”,圆了幸福安居梦
2019/08/27 21:50  新华报业网  白雪  

  

  空中俯瞰南京石埠湾保障房小区。

  交汇点讯 “以前我家门口有条河沟,环境脏乱,遇上下雨天,村中的泥土地出行很不方便。现在的安置小区‘高大上’,有电瓶车统一充电桩,还有地下车库,小区绿化好,住在这里太幸福了。”8月26日,在南京石埠湾保障房小区现场,两天前刚搬进新房的村民钱永民开心地说。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保障困难群众“有住的”“住得好”,近年来南京开展了“三轮”棚改,让15.67万户像钱永民家一样居住在危旧房和城中村的住房困难家庭“出棚进楼”,并建设公租房供应中低收入居民,圆了广大群众的安居梦。

  

  俯瞰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性住房空中花园。

  搬出逼仄小屋,过上“讲究”生活

  紧邻南京正洪街广场、德基广场等大型综合商业体的刘军师桥,是新街口地带的最后一块棚户区,多年来备受关注。低矮破旧的平房与耸立的高楼很不协调,有的房屋连窗户都没有,终年阴暗潮湿。因为没有抽水马桶,不少住户直接把大小便倒进马路上的窨井里,臭味难闻。

  “通行道路就一米多,两人走都很拥挤。到了梅雨季节,污水往上涌,有一年甚至倒灌进居民家中近一米深。”新街口长江路社区工作人员李玉静记得,这里很多居民的愿望是能有独立卫生间和洗澡地方。

  与繁华闹市一墙之隔,却天壤之别的环境,让居住于此的老百姓改变意愿很强烈。

  玄武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调研员孙林介绍,刘军师桥是南京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改造范围内共有居民98户,工企单位19户,占地面积5731.69平方米,投资近6.5亿。2018年春节起他们入驻现场,一边向居民宣讲拆迁安置政策,一边组织评估师评估房屋价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帮助居民算清居住环境、价格效益和城镇规划建设“三笔账”。对家庭成员患有慢性疾病、住房面积过小等特殊家庭,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采取一系列人性化举措,确保居民无论选择安置还是货币补偿另选地方购房,生活水平都能得到保障。45天内,所有居民便全部签约同意搬走。

  最后,超过一半的居民选择了货币补偿,一部分居民选择在南京西花岗西保障房片区安置。一年多过去了,签约现场的一幕至今仍让李玉静记忆深刻。“有户居民身患尿毒症,夫妻二人长期下岗,住在7平方米的屋中,儿子住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4平方米小屋中,因为没有房,儿子快40岁了还没结婚,房屋征收安置后,这家人领到了两套60多平方米的新房,签约现场,房主儿子高兴地说要考虑找对象结婚,朴实的话反映出老百姓对安置很满意。”李玉静感慨。

  在南京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燕舞园内,已经入住5年多的柳大春也感触颇深,正是入住公租房,使他们一家摆脱了拥挤杂乱的租房“将就”生活,开始了对“讲究”生活的追求,一家人慢慢积累,如今已添置了冰箱、电视等家电,悉心打理着新家。

  

  空中俯瞰南京石埠湾保障房小区。

  科技助力管理,居住环保又安心

  26日上午,南京石埠湾保障房小区中多处绿植旁的玻璃罩吸引了记者一行的目光。“这是导光管,我们在小区安装了光导照明系统,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可把自然光均匀照射到地下车库等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南京栖霞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岩解释说,小区安装了143套光导照明系统,改善了地下室内部的自然环境,每年预计能够节省11.5万度的电费。小区内部还进行人车分流设计,机动车主要停于地下室负2层,只有不到5%的车停在地面,用于访客、搬家,有效避免了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安全。

  将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的保障房建好后,如何保障住房品质、让居民的“宜居”体验持久,考验着后期管理。为让中低收入群体在公租房中住得舒心、安心,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性住房A28地块,引入人脸识别、电瓶车智能看护等一系列科技手段进行智能管理。“公租房一大难点就是居民入住后的管理、维护。”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郁露说,该地块为开放式园区,为确保承租户的利益与安全,杜绝群租、转租现象,他们在建设时便引入了智慧管控元素。小区入口门禁采用“一卡通”,乘电梯上楼要“刷卡”,入户门锁都采用密码+机械钥匙智能锁,此外,单元门口还有人脸识别安全管控,对进出社区人员进行身份核验、智能预警等,以此4道有效防线“锁牢”居住安全。

  因为较多租户拥有电瓶车,公租房还引入了电瓶车看护系统,设置电子围栏,电瓶车进入停车区域会自动设防,离开需刷卡,否则将通过物业管理APP等平台告警。据介绍,丁家庄二期A28地块共有918套两室一厅结构的公租房,目前已完成部分分配,年底将全部分配完,为南京六区的保障对象解决住房困难。

  

  南京丁家庄二期保障性住房。

  家门口啥都有,幸福指数大提升

  实现真正的安居,除了房子本身要建好,各种便民配套设施也需跟上。眼下,南京鼓楼铁北片区最大的棚户区金燕路西侧及金陵村象山地块正在做最后的拆迁扫尾。鼓楼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何云鸿说,将在原地建设保障房,预计2021年建设完成,同时还将配建商业、小学、社区养老、社区医院、菜场等设施,让居民享用便利的生活配套。

  先行入住栖霞等南京多处保障房片区的居民,已提前享受到这种安居幸福。“6月领到3套新房,很激动。”栖霞石埠桥村村民丁菊说。38岁的丁菊过去在城管部门做协管员,住上好房子的她,现在又在小区物业找到了新工作。“可以随时照顾父母,接触的也都是原来村里的叔叔阿姨,每天工作的心情都很好。”她满意地说。说话间,3位在小区做保洁工作的阿姨路过,一脸笑容地停下与丁菊聊天。68岁的韦阿姨说,自己过去在村里带孙子,现在孩子长大去上学了,她在家没什么事干,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每月和熟悉的邻居在小区做保洁,可领2000元工资,生活很幸福。

  快70岁的柳大春和陈慧萍夫妻俩,也感受着相似的幸福。柳大春说,多年前为给母亲看病卖掉房子后,他们一直租房居住,光搬家就搬了5次。入住公租房前,每月房租就得付2000元,几乎占用了一个人的工资。因为属于中等收入偏下,又无房,他们成功申请到了第一批入住丁家庄保障房的资格。在这里,每月只需支付480元左右租金,便可享用一套近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新房。

  “刚住进来时,公交很少,不像现在,很多趟公交,想去哪里都方便。”柳大春说,随着更多住户的入住,现在家门口啥都有,上学、购物、买菜等都很便利。记者看到小区的休闲广场上,夏日午后的阳光里,很多老人摇着扇子在树荫下纳凉,精力旺盛的小孩正滑着滑板自由玩耍,一派童趣悠闲的宜居之景。未来,随着更多棚改等保障性住房的投用,将有更多困难家庭告别“将就”,摆脱“忧居”烦恼,住进崭新的宜居家园。

  交汇点记者 白雪/文 万程鹏/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