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草根戏团唱响小康生活
2020/07/28 07:17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党中央下力气攻坚克难,致力打赢病毒阻击战……”6月30日下午,在东海县城金牛公园广场,两位“大妈”级的演员随着音乐伴奏,满怀深情地对唱自编自导的《战胜毒魔过难关》。5位“大叔”级的人坐在小凳上,敲着梆子、拉着二胡、弹着三弦,动作娴熟而带劲。约10分钟后,台上人退场,走上两位身穿古装戏服的“大妈”,唱起传统淮海戏《小姑贤》选段。“我们都是爱好文艺的老头老太,闲时聚在一起唱唱歌。谈不上什么专业,图的就是个乐。”负责人曹同球对记者说。

  早年生活在东海县平明镇农村的曹同球,对戏曲情有独钟。“那时候,村里有来唱淮海戏的,我特别喜欢看他们穿的服装,听他们的唱腔,感觉非常美妙。”回忆年轻时,64岁的曹同球兴奋不已,“因为非常适合传唱,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想学。”

  可在那段岁月,曹同球更多的时间要帮父母种地,以维持生计。学习淮海戏,是可望不可求的事。“农闲时,我偶尔会模仿着唱一段。”因为热爱,淮海戏的种子种进了曹同球的心里。可为了生活,他只能把这一爱好放在一边。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曹同球的家庭由当初的填饱肚子逐渐迈向小康。“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和以前生活相比,简直是一天一地。”在县城居住多年的曹同球笑呵呵地说。

  生活无忧,闲暇之余曹同球又唱起了淮海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7年,曹同球在县城招募10多名爱好淮海戏的同龄人,成立东海县民间淮海戏艺术团。

  “每逢农闲和天气凉爽时,我们就在县城各个公园、广场上唱戏。”62岁的淮海戏戏迷陶明花说,“和大伙在一起唱啊跳啊,非常开心。”

  开心是曹同球组建戏班的初衷。为让大伙更加快乐,他还自费万元购置音响、乐器等设备,“不心疼,要是放在早些年,想都不敢想。既然玩,就要玩出个范儿来。”

  从教师岗位退休的张强荣也是个戏迷,为了让每场演出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发挥自己的音乐专长,先后为剧团创作《人人争当环保志愿者》《做个彬彬有礼的东海人》等数十首通俗易懂、便于传唱的曲目。“不要看我们老,对淮海戏的传唱是认真的。”承担艺术团主持工作的袁春胜精神抖擞地说,“大伙排练节目,有时候为了一个动作、一个唱腔、一个表情,排练数百遍。”

  就这样,曹同球带领他的戏班子,从春唱到冬,从县城唱到乡村。“我们希望年轻人把这个曾经活跃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也盼望主管部门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曹同球说。

  下午时分,前来公园休闲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舞台上,大妈们唱得更投入;舞台边,伴奏者铿锵有力;观看者,听得入迷。“我们要唱出这代人的幸福小康生活。”戏班成员陈桂香说。

  交汇点记者 赵 芳 通讯员 张开虎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