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那些曾经牵动人心的小朋友怎么样了?
2020/04/02 17:11  央视网  

  一声声嘹亮的啼哭,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疫情之下,从一出生就和患上新冠肺炎的父母分离50多天的“壮壮”,到帮助非肺炎患病儿童转运、医治的“生命接力”,再到网络上全国各地“打劫”式戴口罩的萌娃趣图,有关孩子们的新闻,总是格外打动人心。

  万物复苏的春天,好消息接踵而至,当我们看到那些揪心消息时,最真挚的期盼正在一幕幕变成现实。

  一线生机,这辆车从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武汉逆行开出

  2月24日,离汉通道关闭已一个月,一辆救护车却在警车的护送下从武汉经安徽到达江苏南京,特殊时期跨越三省的逆行,为的是紧急救治一位患有罕见病的宝宝“佑宝”,这条长长的转运道路便是他的一线生机。

  小佑宝降生时,爸爸晏义威便发现了他和其他宝宝的不同:嘴唇明显发紫。经诊断,小佑宝不幸患上一种罕见的天生性遗传病——皮罗综合征,这种罕见病会让新生儿呼吸困难、无法进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经多方打听,晏义威得到消息“这种病,南京能治!”。但当时疫情严重,想离开武汉前往南京谈何容易?晏义威将求助信息发到了社交平台,很快便收到了武汉当地志愿者组织的回应。

  在晏义威的手机里,有一个名叫“晏辰刚去南京”的9人微信群(小佑宝大名晏辰刚),里面的志愿者们一刻不停地帮忙联系相关部门,办理出省事宜。一个又一个问题被解决,新的问题又被提出……一遍遍计划,一遍遍推演,防疫、交管等多部门紧急协调配合,层层把关层层防控,离汉通道关闭了,小佑宝的生命通道却是一路绿灯。

  小佑宝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为佑宝祈福。“我接这个病人的时候,几辆警车护送开过来,然后一辆救护车在后面过来。”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医生沈卫民说。晚上7点,小佑宝终于到了。

  术后的小佑宝恢复得很好,3月底刚刚出院,一家人的心也彻底放下了。晏爸爸说虽然病毒无情,疾病无情,但是有这么多人的爱心接力,小佑宝是幸福的,他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美好。

  拼尽全力,这间特殊的隔离病房托举起疫情下新生的希望

  疫情暴发后,武汉儿童医院里50多名医护人员用不到两天时间改造出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新冠肺炎新生儿病区,这里收治的患者全部是出生不满一个月的新生儿。

  从1月19日开始收治第一批患儿,医院的新生儿内科主任已经带领同事们在隔离病房坚守了两个多月。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轮值记录新生儿身体状况的变化。曾凌空说,这是宝宝们的人生第一关,他们必须要把好。

  温箱里又一个哭得生龙活虎的小家伙出院了,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病情危重,刚入院时的他蜷缩在保温箱里,脚上连着监护仪,用气管插管抢救了两天才慢慢稳定下来,让人很难把那时的他和现在这个肉乎乎的小家伙联系在一起。

  很多父母想念孩子,医院里的临时“爸爸”“妈妈”们就在工作之余拍下孩子们的照片和视频,传给家长看。从那些聊天记录里,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好转、长大,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最累的时候,曾凌空28个小时没合眼,用100%的努力去搏1%的希望。付出终得最好的回报,这间特殊的病房陆续把50多名新生患儿送回了家,最小的仅17天,4个上过呼吸机的重症患儿也已经全部脱机。

  说起患儿数量激增的日子,新生儿内科党支部委员刘欣直言自己被“惊到了”,全省各地的确诊和疑似患儿陆续被送进了病区,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急万分的家庭。那时候的曾凌空总是鼓励大家“坚持住,春天就要到了”。

  现如今,春天终于到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一个个空出来的温箱上,代表着每一场与病毒作战的胜利。

  科学战“疫”,关爱儿童健康治身也要治心

  前些天,一组小朋友花式戴口罩的图片被人上传到了社交平台,“萌翻”了无数网友。口罩罩住了整张小脸,大大的眼睛从被掏空的两个洞里露出,眼神里写满疑惑,被大家调侃为史上最小的“打劫者”。

  虽然可爱,但这样的防护方法却并不可取。小孩的肺活量低于成年人,佩戴普通口罩会导致呼吸不畅。同时,成人口罩的设计不贴合儿童面部,无法有效阻隔传染源,专家提醒还是要给小孩佩戴儿童专用口罩。

  病毒侵袭下,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的小朋友们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针对儿童的防疫科普数不胜数,但是病毒之外,却很少有家长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天刷着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很多成年人尚且焦虑万分,而家长的表现,则会直接反映在孩子们这段时间对世界的认知里。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心理治疗师罗正杰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夜晚,小朋友的妈妈接到一个电话后便急匆匆地出门,剩下小朋友一个人在家吓得一晚上没睡觉,也许小孩子不懂什么是新冠肺炎、什么叫传染性疾病,但他们却可以感知到大人的恐慌。

  除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外,家长们也应该尽量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发生的一切,而不是隐瞒或是置之不理,小朋友们自己想象到的东西可能会比事实更可怕。

  爸爸妈妈很久没去上班,自己也很久没去幼儿园,生活节奏被打乱是对孩子更长期的影响。多沟通多陪伴,让孩子慢慢理解消化这些“异常”。疫情终将过去,让关爱一直延续。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