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战“疫”记│德国人齐汉,我要留在这里继续开工
2020/03/01 22:0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在太仓见到德国人齐汉的时候,他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疫情发生后,德国的家人和朋友喊我回去,我拒绝了,我要留在这里,员工在呢。”这位富乐压铸(太仓)有限公司的CEO,年初刚拿到了中国的永久居住权。

  虽然身为CEO,但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他直接上了流水线操作台。“在中国工作生活11年,如果这个时候我回去了,对于这里的员工来说,就好像一艘船失去了掌舵的船长。”他说,我更愿意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抗击疫情,这是我的家。

  富乐压铸(太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由德国富乐集团全资控股,专业从事锌合金压铸生产。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行业,例如:汽车安全带、汽车天线、汽车电子、汽车座椅等产品,企业有员工250名。

  受疫情影响,目前员工只到岗60%。缺人,可订单不缺,客户的信任不缺。怎么办呢?齐汉就带着办公室人员一起上产线顶岗。“疫区的员工没有回来,然后我们办公室会参加轮岗。”该公司人事部经理全敏说,公司开展了员工技能培训,各个岗位转岗培训,包括办公室员工。这样的话,我们对操作机器的技能也有所掌握,所以能够上生产线。

  齐汉说,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对于不能按时到岗的员工,在遵循国家规定的基础上,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给予2月底前返岗的员工一定的额外奖励,虽然成本支出大了不少,但公司尽量支撑。

  齐汉说,疫情给公司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比如用工难题带来的困扰。“即便采取了顶岗措施,但是订单还存在着交付的问题,尤其是海外的订单,只能空运,这样一来又加大了成本。”齐汉说,不管怎么样,我们仍然要尽最大努力恢复生产力。

  危机带来思考。齐汉在考虑公司长远发展时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才能让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自动化是关键,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人的依赖性越低。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保持每年平均20-30%的增长,有时候甚至达到了40%。相比之下,员工数量却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我们要在保持现有员工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发展。”他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我们会继续朝这个方向来努力。

  一方面提高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则思考着如何通过管理来提高效率。比如简化员工办公流程。齐汉说,已经与新加坡一家公司合作,打造数字化工业应用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上,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快速有效提升效率。

  在齐汉看来,这一平台能事半功倍。“从源头查找问题,节省成本,同时避免重复问题的产生。”他说,当这个应用平台在公司所有工艺上后,从原材料进厂直到成品出库给客户,每一步操作都可追踪查看。出现了任何问题,我们都能及时反应,找出问题,培训相关操作人员,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发货给客户的产品实现零缺陷,因为我们的产品应用在生命安全系统上。”他说。

  在中国生活11年,齐汉早已爱上中国文化。相机里的摄影作品和中文名字的“汉”字是最好的印证。疫情来袭,齐汉没有走,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不舍,另一方面也是他对太仓营商环境的信任。“我觉得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实在是了不起!值得全世界学习如何防控以及应对疫情。也许这个情况发生在德国,我们也未必能反应得如此迅速。”他说,这段时间,我们也看到、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有志愿者坚守岗位,有爱心人士默默捐赠等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加油。

  交汇点记者 赵伟莉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