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南长沙部分影院在检票口处上线了自助退票机,针对指定影院及影片,影迷在电影开场(影票标注开映时间)后30分钟内对电影或影城服务不满意,可以申请退款。据了解,该服务于元旦在长沙试点,预计春节能服务全国超1000家影院。
消息一出,线上线下各种观点热了起来。“天下苦烂片久矣!”有网友欢呼,此举可“让烂片无处遁形”。想象一下,被天花乱坠的影片宣传“骗”进影院,看了半天直呼上当,这时要是能退票,岂不是恰好“及时止损”?也有网友担心,这种规则也太“惯着”影迷了?电影消费属于文化消费,往往各花入各眼,部分有时间和精力的观众,专门挑刺,容易成为影院“羊毛党”。有媒体做了线上投票,近千人参与,其中大半投票者认为该规则值得推广,是观影的一种保障,也有两成投票者担忧退票的相关监管,甚至影响票房。
这与近年来各大网购平台推出的“仅退款”规则颇为相似。所谓“仅退款”,即用户收到货物如果不满意,无需退货,可以直接申请退款。该规则出发点旨在提高买家的购物体验,同时将压力传给商家,敦促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尤其对那些售价不高的商品,如果一定时间内销量够高,同时商家因“仅退款”降低了售后成本,总利润还是有保证的。同理,长沙这些影院的初衷也是为了减少影迷的顾虑,进而促进票房销量:您放心购票,不好看可以退,但最终我们会吸引更多影迷走进电影院。
“仅退款”的消费风潮从购物平台吹到了电影院,是商家自加压力,主动“内卷”的行为,也正是希望让更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电影,增加文化消费的频次。市场运转有它的内在逻辑和力量,影院推出旨在提高观影体验的新规,自然是考量了自身承受能力后而做出的决策。作为影迷,作为消费者,笔者想说:电影开场半小时可退票,这样的“卷”,欢迎!但话说回来,若想要将这种好事做得长远,实现影院、影迷双赢,恐怕最大的底气还得靠一批真正高质量的影片!
(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