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阶段,各学校正积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党建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环境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了育人成效。对此,以加强党建为学校发展立“根”,以强化思政工作为学校发展铸“魂”,实现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是各学校需要持续坚持的育人举措。
发挥参谋作用,引领育人工作推进
学校党委作为学校基层领导机构与直接办事机构,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固本培元、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能。在思政育人过程中,学校党委应借助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引领育人工作推进。
成立铸魂育人共研小组。由学校党委干部及杰出教师代表构成研究团队,汇聚智慧,共同探讨党建与育人工作的协同进步机制。
推进示范引领工作。基层党委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育人工作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始终与国家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履行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和作风建设等职责,强化学校思政教育效果。
发挥联动作用,建设全面育人体系
学校基层党委需要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创设稳定的思政育人环境;坚持统战思想,以党建实现育人力量的多方联动。
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与教师、辅导员、学生组织以及校外专家等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和构建党建育人新模式;定期开展思政教育主题理论课,思政教师、学科教师以及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交流育人经验,完善育人方法。
开展校际党建经验交流工作。通过举办交流会议、研讨会以及互访活动,汲取其他学校基层党委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党建工作和育人策略进行优化。依托校际合作,构建区域性党建铸魂育人体系,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发挥服务作用,打造党建服务品牌
加强党建服务品牌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促进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基层党委应通过党建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党员和干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
将铸魂育人工作纳入党建服务体系。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党员和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支教助学、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党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深化理论学习,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打造党建服务品牌。通过建立党建服务品牌项目,如“红色志愿服务队”“党建+科技创新”等,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党建服务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以定期的服务成果展示和交流,提升党建服务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严浩真(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