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空中“搭积木”,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再迎新进展

交汇点讯 9月2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在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建设现场,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首孔利用移动模架法现浇的双线简支梁完成浇筑。

李梦竹/摄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4.09公里,横跨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其构造为双层布置的公铁两用桥,上层为双向6车道、时速100公里的一级公路,下层为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的双线城际铁路。大桥分为主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南北岸公铁合建引桥、南北岸单建铁路引桥;其中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00米双塔双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

李梦竹/摄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从主桥6号墩至北岸引桥NC21号墩共有21片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本次浇筑的是主桥6号墩至北岸引桥N01号墩现浇简支梁,梁高3.235米,梁顶宽11.4米,梁长40.6米,为单箱单室截面,采用移动模架桥法原位现浇,一次性浇筑C50混凝土356方。

为确保首孔移动模架法现浇简支梁顺利浇筑,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项目部多次组织专家、厂家和管理人员对移动模架法施工安全性能、工艺流程、科技创新和应急保障等进行座谈研讨,优化完善施工方案,提前开展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为首孔移动模架法现浇简支梁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梦竹/摄

据悉,移动模架法施工是一种现代化的桥梁施工方法,通过使用可移动的模板系统,在桥梁的墩台之间逐段浇筑混凝土梁体,最终形成完整的桥梁结构。“移动模架造桥机相当于‘移动的高空桥梁预制场’,相比传统支架法施工,其智能化程度高,受场地、地形等因素限制小,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可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质量。”中铁大桥局沪渝蓉高铁V标二分部常务副经理蔡华介绍。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殷超/制图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通讯员 许文峰 余剑波 李梦竹

责编:李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