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波司登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携“攀登,遇见更大的世界”主题分享走进苏州工学院。1000余名学生齐聚一堂,认真聆听这场兼具企业实践智慧与家国情怀的思政课。此次宣讲既是波司登与学校近30年校企情谊的深度延续,更以“登峰精神”为青年学子的成长之路注入了强劲动能。会前,苏州工学院校长姜建明、校党委副书记李俊峰热情接待高德康一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从常熟的8台缝纫机起步,到如今向全球领先的时尚功能科技服饰集团迈进,波司登的49年,是一部‘敢闯敢攀’的奋斗史。”宣讲开篇,高德康以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当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为切入点,深情回溯波司登与学校近30年的校企合作渊源。多年来,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领域紧密联动、协同发力,数百名苏工学子从校园走出,投身波司登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等关键岗位,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与行业进步的中坚力量。这份“双向奔赴”的深厚情谊,让现场学子倍感亲切。
高德康通过三个生动的“登峰故事”,深刻诠释了融入波司登血脉的精神内核。1976年,受“登峰精神”感召,他带领11位农民组建缝纫组,紧抓政策机遇做起了来料加工生意。寒冬时节,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送货的艰辛经历,不仅磨炼了坚韧意志,更让他坚定了“做一件好衣服”的初心;1992年,波司登正式注册商标,开启品牌化发展之路,然而1994年开拓北方市场时遭遇“滑铁卢”,面临库存积压、资金告急的困境。危急时刻,团队没有退缩,而是深入市场调研,精准找到产品适配性不足与渠道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果断推出“反季销售”策略回笼资金,同时推动品牌、产品、渠道全面革新,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1998年,波司登迎来荣耀时刻——其研发的羽绒服助力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圆梦“世界三极”。为适配极地恶劣环境,研发团队反复测试、创新工艺,最终让“中国品牌”的旗帜在世界之巅迎风飘扬。
“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时代的洪流,才能奔涌向前;企业的成长,只有响应国家的召唤,才能根深叶茂。”高德康结合波司登的发展历程,向学子们传递这一深刻信念。他介绍,波司登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早年借改革开放东风扎根实业,专注羽绒服细分赛道,逐步成长为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180亿;如今,以新质生产力驱动转型升级,通过亮相四大国际时装周、与国际设计大师推出联名系列,让中国时尚走向世界舞台;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搭建AI人工智能设计实验室,以科技赋能产业革新;设立“2038年前实现运营环节净零排放”的ESG目标,获MSCI AA级行业领先评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责任。这些实践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企业担当”与“国家发展”的紧密关联,也让“家国情怀”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象的行动指南。
面对学生们关心的“成长与机遇”,高德康既分享了波司登应对挑战的变革智慧,也递出了诚意满满的“橄榄枝”。他坦言,波司登曾因规模扩张战略不聚焦,遭遇品牌认知弱化、电商崛起冲击、国外品牌涌入竞争、行业同质化严重及产能过剩等多重困境,2014年业绩出现滑坡。但企业并未沉沦,而是通过一系列变革实现逆势突围:在思想文化层面,规划建设党建馆,组织学习精神、参观党建吧等活动凝聚团队力量;在组织人才层面,推出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开启校园招聘吸纳新鲜血液;在品牌产品层面,持续创新,推出登峰系列等多个创新品类,提升品牌竞争力;在渠道与数字化层面,更新渠道布局,在核心商圈建设大店,打造领先的AI实验室等数字化体系,提升运营效率。如今,波司登明确“聚焦羽绒服主航道、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主赛道”的双聚焦战略,正全力打造品牌矩阵,急需兼具专业能力与奋斗精神的青年人才。“我们最看重‘家国情怀’与‘登峰精神’。”高德康强调,这一人才理念与苏州工学院“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高度契合。他承诺,波司登将为加入的学子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从系统的岗前培训到一对一导师带教,从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到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全方位助力青年人才与品牌共同成长。
“听完这堂课,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波司登的发展历程,更明白了‘攀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坚持与勇于突破的勇气。”服装设计专业的毛耀苓同学表示,她期待未来能加入波司登,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品牌发展需求相结合,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苏州工学院之行,是劳模走进思政课堂的又一次生动实践。高德康以49年的企业实践为鲜活教材,将劳模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植入青年一代心中。正如他在宣讲尾声所说:“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使命,希望你们能以‘敢登峰’的勇气、‘能坚持’的毅力,在时代浪潮中找准人生方向,与中国品牌共成长,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卓越力量!”(通讯员 陆波)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