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江苏/教育 > 正文
金陵科技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走进传统文化现场

近日,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组织学生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熙故居,开展了一场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传承使命”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

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步入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江南名宅。曲径通幽的院落、精巧雅致的木雕、寓意深长的砖石门楣,无不展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底蕴。同学们仔细聆听着关于故居格局、“津逮楼”藏书故事以及“友恭”家训的讲解。“友恭”二字所蕴含的家族和睦、恭谨友爱的处世哲学,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认识到,优秀的家风家训不仅是家族绵延的基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伦理与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今天筑牢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滋养。

实践活动的第二站,同学们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氏花灯”代表性曹老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曹老师向大家展示了精美绝伦的荷花灯制作技艺,并娓娓道来其悠久历史:“曹氏花灯已有约1700年传承,‘春做风筝秋做灯’,这荷花灯象征着和和美美、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曹老师的悉心示范和指导下,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实践,亲手制作起最具代表性的南京非遗手工——荷花灯。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更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付出的坚守与努力肃然起敬。大家围绕非遗项目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现状、保护措施以及如何借助现代科技与创意实现活化利用等话题,与曹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并非固步自封,而是需要在创新中延续生命活力。

金陵科技学院将思政课堂搬进历史文化故居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学们表示,通过实地了解甘熙故居在古典建筑艺术、珍贵古籍保护以及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独特贡献,特别是亲手体验非遗制作,他们更加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后将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脉。(通讯员:关雯文 朱翠翠)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