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小程序”释放“大能量” 数据赋能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
2019/08/13 19:32  新华报业网  于英杰  

  交汇点讯 盛夏的傍晚,暑气未褪,南京市鼓楼区小桃园社区公园的庇荫处,三五一簇的大爷大妈不在广场舞的欢腾中,却戴着老花镜,念念有词地摆弄手机。这群平均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在手机上操作一款微信小程序:一家人。

  这是鼓楼公安分局在基于南京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建设自主开发的一款微信小程序,也是鼓楼公安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基层探索。上线近一年,通过两家派出所的试点,已辐射15个社区,作为网格员末端延伸,696名楼栋长在册使用,采集基础信息5673条,入户覆盖率超过75%,上报各类随手拍线索208条,通过这些线索消除安全隐患124处,取缔群租房82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6起,破获两起开设赌场案,抓捕嫌疑人8名。

  鼓楼公安将科技力量融入网格警务,为共建共治共享找到着力点,通过走进网格、贴近民意、精进服务,探索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之路。

  

  走进网格,从“局外人”到“家里人”转变

  “入户走访是警察的事,不是我们小老百姓做的,再说我一退休老头有什么资格看人家身份证啊!”

  半个月后……“哎,朱警官,我这楼栋长的公示牌挂的低了点,太不显眼了,帮我调整一下!”

  

  截然相反的态度来自同一个社区居民,72岁的蒋道信。态度的改变源自身份的转变。

  “人口基础信息是社会管理最根本的抓手,数据的实时更新、无死角见底是基础工作的关键。作为网格员的末端延伸,楼栋长是对网格化治理因地制宜的最佳细化,也是能最快速、最见底掌握基础信息的群众力量。”鼓楼公安分局人口大队长郎奕杰表示。

  可社区民警一席话也让他陷入沉思,愿意当楼栋长的基本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如何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开发小程序的初衷就是让7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用,三步之内进入正题。”

  

  除了操作简便易上手,小程序区别于广泛使用的工作微信群最大优势在于:单向隐蔽性。“楼栋长采集的基础信息都是个人隐私,直接发布在微信群中显然不合适。所有信息只有后台开放了权限的社区民警可见。”此外,小程序对采集的基础信息按照楼栋单元分类统计,一目了然,也便于检索。

  数据动起来,机制才能活起来。为了真正盘活小程序,二板桥派出所小桃园社区民警朱学涛可谓“煞费苦心”。

  线上组建“小桃园社区楼栋长微信群”,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逐步让大家从思想上接受老年人也可以玩科技的新思路;线下多次组织现场教学,邀请开发小程序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最多一次组织50余人,两个多小时,确保每位楼栋长都从头至尾操作一遍。

  “别看我们都是老人家,学得快的当场就会,学得慢的还有党员教官慢慢教,多操作几次就上手了,老有所学,也是一种乐趣。”小桃园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72岁的武凤英告诉记者,平均年龄65岁以上的楼栋长90%都已经能够运用小程序采集信息。并且通过微信群打卡和晒图,短短一个月,丁山社区的585名楼栋长已采集基础信息3624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制,鼓楼公安为所有楼栋长制作工作证和公示牌,将他们的姓名、照片以及权力职责都张贴在所属楼栋显要位置,他们是代表社区、警方和全体居民,实行群众自治的有生力量。

  有党员引领、有软件支撑、有民警指导,退而不休的楼栋长们找到了“娘家”。

  贴近民意,从“独角戏”到“唱大戏”迭代

  地下室有群租房、邻居把杂物堆满消防通道、楼上80多岁的老太太和楼下的小伙子为琐事吵得情绪激动。遇到这些事,你会怎么做?

  “不关我的事,不要管闲事。”

  “这弄不好要出事,是个隐患,可跟谁反映呢?”

  小桃园社区楼栋长王秀云选择拿出手机随手拍上传“一家人”微信小程序。

  “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水平高不高,社会治安好不好,与平安志愿者队伍的活跃程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后,‘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关键词。”郎奕杰说,“这也是我们在小程序里增加随手怕线索这一功能的初衷。”

  据介绍,楼栋长可以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上传一切身边的可疑信息,后台社区民警进行审核后给予具体反馈,若是有价值线索,还会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楼栋长可以凭借积分兑换油、米、鸡蛋、牛奶等生活用品。

  

  在随手拍线索后台,可以看到图片线索:5月21日,百花小区楼栋长反映楼下堆了很多待组装的上下铺床零件,有10余张之多,可能有待查证的群租房。

  语音线索:我今天遇到一上门推销清洗油烟机的女子,拒绝后她竟说:“你不洗我找别人洗。”说着往三楼去,我说你不走我报警了,她说派出所是你家开的啊?说着还往楼上去,我拿出楼栋长工作证给她看,她二话没说下楼出去了,我还对她喊我们小区每栋楼都有楼栋长,她竟然跑了,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提醒大家注意!

  “随手拍线索”将群防群治的理念落地,植入群众心中,形成思想转变,畅通信息渠道,促使警务工作前移,在为民办实事的点滴中拉近了警民距离。

  “听说咱们有的农民工兄弟两个月没拿到工钱了,这次我们二板桥派出所特地组织了送法进工地活动,专门跟大家讲讲劳动保障的问题,帮助大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过去总觉得警察跟我们有距离感,今天觉得就像亲兄弟一样,警官讲的话句句都入耳。”

  情到深处,处事不难。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小程序的“随手拍线索”搭建了信息畅通平台,尽最大努力整合各项资源,预测预警预防,最大限度地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中发挥着让“独角戏”变“唱大戏”的积极作用。

  精进服务,从“单简化”到“双减负”进阶

  挹江门派出所户籍民警严红最初听说要在自己的岗位试点“网上办理”功能,内心多少有些抗拒:“就我一个户籍民警带着两个文员,户籍、身份证、居住证都要办理,还要搞试点,真怕忙不过来,让大家失望。”

  “其实南京公安微警务在网上办理业务中已经有很多成功举措,在全国也具有领航示范效应,所以我们想是否可以尝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基层的精准实践。”挹江门派出所所长孙瀛坦言。

  

  8月7日中午,市民李先生利用午休时间来到挹江门派出所户籍前台,通过一家人微信小程序上收到的二维码,在智能柜上扫码取出了自己更换的身份证。这是8月1日小程序中“网上办理”功能开通后发出的首张身份证。

  “我是这儿的居民,那天我在小区门口看到一家人小程序宣传海报,说可以线上办理,刚好身份证到期了,就试了一下,很方便,预约之后,就会告诉你需要哪些材料,如果自己不确定也可以后台拍照上传,会有AI客服告诉你材料对不对,齐不齐全,预约办理的时间还可以精确到分钟,就像医院预约挂号一样。提交材料后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新证做好以后我收到一个二维码,说24小时都可以自取,我觉得这个很方便。”

  目前通过一家人微信小程序可在网上办理的业务包括:市内户口迁移、出生申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居住证办理和身份证办理。

  

  “挹江门派出所户籍警力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数据赋能既简化办事流程同时为基层减少审批手续,是我们开展精准实践的初衷。”郎奕杰说,我们在分局人口大队成立了前置审批中心,所有通过小程序后台传输的材料经过前置审批后再移交派出所办理,减少基层民警审批手续,这就好像如果最终呈现给老百姓的是一块蛋糕,现在可以利用前置审批先和好面团,而不是直接把面粉给基层所队。”

  “虽然网上办理功能才开通一周,但已有30多名群众预约申请,明显提高了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也为我们基层民警减轻了负担。”从抗拒到接纳,严红的态度,见证了精进服务从“单简化”到“双减负”的开拓与进阶。

  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哪怕只是一个“小程序”也能释放“大能量”。“目前小程序还在实践中改进,未来希望可以最大范围推广应用,为基层最精准减负,为群众最便捷服务,以数据赋能畅通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交汇点记者 于英杰 通讯员 鼓公宣 赵柏恋茹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