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淮安 > 要闻 > 正文
走基层观文化|从观到演,在盱眙感受文化新生力
2021/10/18 21:43  新华报业网  

  依山傍水,

  滋养千年文脉

  南通北达的盱眙因漕运而兴。走过“淮山胜景”四字牌坊,登上位于盱眙城北的“第一山”,淮河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建于北周时期的泗州城遗址隔河相望。唐宋以来,包括白居易等在内的近百位名人大家,在这里吟哦500多首诗词,留下百余幅摩崖石刻,诉说着盱眙古城的千年沧桑和十足文气。

  如今,经过挖掘保护、生态修复,这片老城区已成为盱眙城北片区历史文化街区,留住了乡愁乡情,为人们提供公共游赏空间。漫步于亭阁间,一张张稚嫩的面孔跟着老师游学念诗,远处中学传来书声,拾阶而上,不时从山上更高处飘下歌声。行至半山腰,亭中传来一阵二胡乐,70多岁的盱眙市民王德忠正在对着手抄琴谱,弹奏名曲《胡琴说》。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对二胡有兴趣。退休后,他通过在老年大学听免费课、聘请私教等方式学会了识谱,现在每天都会来“第一山”练习拉琴。

  守住历史文化之“根”,要把最优质的资源交给当地人民群众。望向山脚,城北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年轻姑娘身着汉服,流连忘返于错落有致的“古城”之中,让古城新貌更加活色生香。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青松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古城中都会搭起戏曲小剧场,开放共享的文化空间初具雏形。接下来,当地还将进一步打造崖壁剧场、古涧溪遗址公园、淮河古石堤核心展示区等文化景观,以千年文脉滋养古城风采。

  刘青松表示,淮安市正在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盱眙则将作为大运河的起始段,立足自身历史文脉特色和依山傍水优势,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

  送文化下基层,

  雅俗“齐开花”

  周末的下午,盱眙太和街道法治文化广场座无虚席。随着水袖翩飞,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爱情故事又一次上演。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戏演到酣处,叫好鼓掌不绝于耳。80岁的范桂志在家里听到唱戏声,赶忙拎着折叠椅来广场。从年轻时起他就是戏迷,对传统黄梅戏歌本几乎都熟记于心:“只要是来街道演的戏,我一场不落。”

  作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黄梅戏剧团,盱眙县黄梅剧团从2008年开始送戏下乡,已经坚持了13年,盱眙县黄梅剧团副团长胡仁伟告诉记者,剧团送戏下乡主要选用《天仙配》《女驸马》《罗帕戏》等经典传统戏,也尝试以盱眙本地事本地人为原型创排新剧,如以孝老敬老楷模李银江为原型的《好大一个家》、以盱眙县首任县委书记李桂五为原型的现实主义作品等。“剧团每年送戏下乡演出数量为100场左右,平均每月8场,已经实现盱眙13个镇街全覆盖。”胡仁伟说。

  “我们每到乡镇都特别受欢迎。”对送戏下乡,剧团演员郭诗雨有很多深刻又美好的回忆,“有一年送戏去敬老院,演出车开不进去,就铺了一块地毯直接在食堂开演,老人们特别高兴。天冷的时候,演员们穿得单薄,来看戏的观众都会很热情地围上来问寒问暖,拿热水袋给我们捂着。”尽管基层演出条件有限,强度又大,郭诗雨表示,始终会热爱这份把戏曲艺术分享给大众的事业。

  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中,淮剧《哎哟,我的憨哥哥》和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两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来到盱眙大剧院,以百姓之视角,写百姓爱看之事,正契合盱眙接地气、聚人心的文化氛围。盱眙大剧院副总经理胡星鹏介绍,盱眙大剧院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日常演出主要以话剧和儿童剧等亲和力较强的剧目为主,每个月有两到三场演出,上座率基本达到80%左右。

  从观众到演者,

  民间文化兴盛繁荣

  “抬手,顶胯,慢慢来……”热闹的盱眙文化馆里,68岁的退休教师陈学昌正在耐心地教两位女伴跳交谊舞,为群文演出做准备,一旁还有不少业余文艺团体在排练。从观者到演者,从百姓看舞台到百姓上舞台,盱眙人民在广场和镇街中发展起自己的文化队伍,并不断壮大。

  “每逢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庆假日,文化馆要搞演出周,民间的演艺团体都会努力地排节目、训练,积极找我们沟通上舞台表演的机会,谈不来还着急!”盱眙县文化馆负责人王晨介绍说,在盱眙,群众文化氛围总是格外浓厚。每到夜幕降临,广场上就搭起百姓大舞台,从歌曲、舞蹈到情景短剧、黄梅戏、京剧等,民间团体轮番登台,实现文化的自给自足。

  “以往老百姓各玩各的,现在通过文化馆这个阵地,将业余文艺力量凝聚在一起。文化馆还分派骨干力量进行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王晨表示,盱眙文化馆会组织业余团队中优秀的节目下基层,每年约20余场。

  近日,盱眙文化馆文艺空间还入选了江苏省首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文化新空间以规模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艺术培训团队、制度化的后勤保障队伍为前提,以多样化艺术培训、精细化阅读推广、沉浸式书画体验为亮点,结合全县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以传统节日、建党100周年、“我的中国梦”、龙虾节等文化活动为节点,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服务,赋予“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