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访谈⑥大运河是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
2021/01/25 17:33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为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中提出的系列重大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共同策划推出“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今天推出第六期,相关内容在交汇点客户端、“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等同步呈现,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

  省社科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陈爱蓓

  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陈亚平

  本期主持:

  新华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 袁媛

  观点摘编

  访谈全文:

  悠悠运河 福泽人民

  主持人:如何理解保护好大运河与沿岸人民福祉之间的关系?

  陈爱蓓:大运河是江苏人民的母亲河。江苏许多城市都是因大运河水利工程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大运河水系带来的交通便利,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集聚和城镇发展,形成了现在江苏“沿运、沿江、沿海”的城市群格局。目前,江苏段是大运河全程活化利用最好的河段,运河主干线和支线组成的运河网络连接13个设区市,水运航道星罗棋布,发挥着航运、灌溉、分洪、排涝、供水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江苏调研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大运河永远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仅是对大运河过去作用的肯定与赞美,也是对大运河未来作用的展望与期待。习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十四五”期间,江苏“社会文明程度高”需要继续破题,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是文化创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品牌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支撑”,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文化产业集聚高地。

  陈亚平:许多年前曾经读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孙家正的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运河对于她身边的这些城市及其居民,不是生母,便是乳娘。这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确实,作为一条母亲河,千百年来大运河默默地滋养哺育着两岸人民。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变迁,创造并见证了东部区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地带的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南北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互通,为运河沿线城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沿线百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福祉。

  运河的保护与两岸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3日在视察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时指出:“古运河还要重生”。古运河重生,首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也就是保护优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民生福祉。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通过文化运河、生态运河和旅游运河的建设,继续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造福沿线百姓的作用,把大运河打造成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

  传承大运河文化 保护大运河生态

  主持人:如何深入发掘大运河文化内涵?

  陈爱蓓: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是灵魂和主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要求。江苏段沿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集聚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使命,要统筹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用科学方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严禁在文保单位周边新建影响文化遗产本体风貌的项目,尽量减少水利航运、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居民活动等对大运河文化遗存和关联资源的影响。

  大运河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体包括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公共服务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产业以及大运河文化旅游业、博览业、创意业和出版业等的相互融合发展。基本思路是保护和开发并举,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依托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拥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发掘沿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以大运河旅游业、文创业、演出业等新、老业态为载体,以沿运河美丽乡村、水利景观、工业遗址、文化博物馆等为底色,形成运河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优势,运河城市间要错位、共同发展运河经济。在此基础上,借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构建大运河江苏段全域旅游体系,让大运河在合理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延续致富河的千年使命。

  主持人:如何加强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

  陈亚平: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好运河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运河作为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形成的水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除了对运河本身的管理之外,还涉及到与运河相关的沿岸生产与生活空间的有效治理,因此,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把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大运河整体保护、综合治理,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把整体保护和分类施策结合起来。生态保护思路要由“小保护”转向“大保护”,从“扩面积”转向“提质量”,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治理”,从“被动保护”转向“主动预防”。在宏观层面上,要把长江经济带的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带中生态运河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构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网络体系,以水为抓手,精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保护、修复及治理,确保生态资源的精准治理。在中观、微观层面上,要根据不同区域段运河的功能定位和水文特点,科学管理和优化资源,全面管理、合理保护开发两岸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以较少的面积保障较高的生态功能,缓解“人—地—水”的矛盾,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盘活水资源,提升生态资源的互联互通,推动运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精准保护、修复与整治。

  二是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盘考虑运河流域的自然、经济、社会要素,深度剖析运河流域生态流、经济流、文化流、人流的运行及调控机制,构筑运河流域多流融合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案,助力“景美、业兴、人和、民富、城乡双促”的新发展。这不仅能够推动运河流域“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综合整治,引导产业结构转型、重塑与融合,而且可以增强区域污染防治的系统性和精准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这样才能做到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又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

  三是要精准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工程。要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和土地开发利用,制定负面清单,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项目和设施制定搬离方案;要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对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沿线区域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机制;还要实施绿色廊道建设,在大运河两侧宜绿化地段建设绿色廊道景观带;通过实施上述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新屏障。

  四是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和管控机制。加强对大运河的水文、环境和生态的管理监控,逐步搭建运河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智慧平台,对涉及运河的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应进行各部门合作,做出信息的及时反馈,运用网络管理和数据化技术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构建运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评价体系,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敏感性评价、水文连通性评价、景观格局评价和服务功能评价等,全面审视山水林田湖草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构筑以“空间重塑、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网络体系,打造保障运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空间。

  紧抓历史机遇 做好大运河保护利用

  主持人:应如何保护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陈爱蓓: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在距今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沿线,现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77个,这些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经脉,是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化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大运河江苏段有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大量的省市县级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与生活方式是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宝贵资源。运河沿线城市在实施城镇化战略时,要做好古城、古镇建设定位。关注历史价值观对当代生活的影响,推动历史遗迹与运河沿线城镇居民生活的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多样化的保护标准,合理组织运河沿岸城镇带格局、规划特色乡镇建设,挖掘不同运河城镇独特的文化底蕴,加强对原有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借助现代造景技术,让新、老景观共同作用形成新的特色,延续古城、古镇的历史与文脉。

  主持人:大运河江苏段是全流域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区段,如何让这条古老的水道勃发新的生机?

  陈亚平: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有关“四统一”的讲话,其中就有一条: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大运河的原始功能就是“运”,水运曾经是国家大宗物资最主要运输通道。由于现代运输方式兴起,目前大运河绝对地位在下降,并且运输功能仅限于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地区,但大运河的运输作用仍然不可小觑。我省是沿线省市中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区段,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黄金运输水道。据了解,2020年扬州施桥船闸的年通勤量高达3.4亿吨,位居内河运输通勤量世界第一,超过长江三峡船闸的1.46亿吨。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重点实施航运效能提升、运河文化展示、绿色生态廊道、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防治等四大建设工程,把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好,让这条古老的水道勃发新的生机。

  多点发力 共同打造大运河“金名片”

  主持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作了哪些工作?

  陈爱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是2018年成立的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志在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国家的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研究院已经有江苏沿运河城市设立了8家城市分院,在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规划设计院分别成立了3家主题式分院。研究院联合省内外学者每年在运河城市举办一次智库峰会,宗旨是推动学术研究服务地方,把论文写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上。研究院成立以来,大运河院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全国和省市各类规划的编制,在《红旗文稿》《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群众》《运河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理论阐释文章,出版专著十余部,多项成果获省决策咨询成果一二等奖。目前,正谋划“十四五”期间推出中国大运河百本系列故事和中国大运河民国档案整理百本系列丛书,首批成果准备在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时首发。同时,注重通俗读本写作和基础研究并举,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主持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今年开馆,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与发展方面应起到哪些作用?

  陈亚平: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地位十分特殊。近年来,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关于未来大运河保护与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时已指明了方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下一阶段,扬州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把建成“大运河文化带与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完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各类实施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发挥好大运河研究院和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的作用,深入挖掘扬州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使扬州在保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高起点谋划和务实性推动,做好“运河文化+旅游+科技+资本”的大文章,补上扬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要继续实施2017年推出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战略,以及2020年启动的京杭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服务“生态运河”建设;要把提升WCCO组织国际化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升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和扬州的国际影响力,将扬州真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世界运河之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美好向往。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刘庆传 任松筠

  统筹:孙敏 孔德信

  编导:潘海兵

  文案:袁媛 张超 安珂宣(实习生)

  摄影:余萍

  摄像:张琦 杨玺 王昊晨

  剪辑:陶蓉

  制图:杨晓珑 朱丹清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