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兴职业为美好生活“加分”、母爱如书用一生去阅读 | 人文周刊荐读
2022/05/06 09:59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21期)

  【记录】

  【悦读】

  【记录】

  新兴职业,为美好生活“加分”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就业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种类繁多的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整理收纳师、家庭护理员、碳排放管理员、宠物美容师……一个个不断涌现的新职业背后,反映出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也映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期人文周刊聚焦3位新职业从业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职业期待,感受这些新兴职业背后的澎湃活力。

  碳排放管理员:

  一笔一划,书写“双碳”梦想

  今年38岁的大唐南京电厂环保管理人员、碳排放管理员郝利军,见证了平平无奇的“碳”成为明星的过程。

  在他印象里,密集的行业信号释放于2016年。是年1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3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提交审议。2016-2018年,对重点排放单位的起底摸查紧锣密鼓地展开。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3060目标”;同年年末,《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发布,随后,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一开始,我以为不过是口号喊得响,但后来发现不是。” 郝利军所在的大唐南京电厂,前身可追溯至我国第一个官办电厂“金陵电灯官厂”,如今隶属于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大唐集团”。预感“春江水暖”,2017年,大唐成立了碳资产公司,对自家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郝利军回想起来,感慨“那是在经验的真空地带摸爬滚打”。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就扎进电厂、从事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工作的郝利军,就这么被时代浪潮推向了“碳圈”的时髦职业——他成了厂里的一名碳排放管理员。

  郝利军

  电厂到底排放了多少碳,管理员须做到心中有数。计算碳排放量似乎并不复杂:就拿煤这一碳排放源来说,根据第三方检测出的煤质化验报告,可得出一吨煤的含碳量;再根据每个月用了多少吨煤,结合碳的氧化率,即可算出每月燃煤所产生的碳排放。

  然而,数据的准确性是这项工作的灵魂。“煤的使用量是否准确?称重系统是否无误?盘煤记录是否清晰翔实?购煤的发票有没有妥善保管?对煤的采样是否合规?煤炭存放过程中的损耗有无考虑?……”郝利军列出了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细则。碳排放管理员就像企业的管家,心里得有算盘、有账本、拎得清千头万绪,才能在影响人类命运的碳中和时代里,守好自己的那关键一环。

  图片来源: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

  2021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新职业,负责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碳排放管理员”赫然在列。新职业甫一发布,“需求上千万人才,如何成为碳排放管理员”即登上热搜。郝利军却忍不住给“考证大军”泼盆冷水:如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只是单纯考个证,你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

  仅拿煤炭取样来说,电厂每日燃烧的煤质并不相同,为了尽可能保证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客观性,工作人员需在每天三个不同时段分次取样,然后将一整个月的采样结果送去化验。“如果没有在基层工作过、不知道这些细节,就会套公式计算,你怎么可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从24岁进电厂工作,郝利军早就熟稔从购煤、卸煤到进仓、烧煤、发电的一整套流程。看来,做好碳排放管理员,首先还得“不娇气”。

  2021年12月31日,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据业内人士透露,江苏发电企业大部分处于盈余状态,也就是说,经过科技创新、节能减排,这些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低于国家划定的基准值。那些盈余下来的碳排放配额,就成了企业宝贵的碳资产。

  郝利军的同事潘海涛,是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名碳交易管理员。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像炒股,每天盯着碳行情,观察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涨跌幅……和一般股民不同的是,他打理的是企业的碳资产,也最能直观地感受到,企业降碳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潘海涛透露了一个数据:2019年至2020年两年间,该公司盈余下来的碳排放配额,市值近亿元!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连碳排放权都有了商品属性?踏入电厂整整20年,电力行业的今昔巨变让潘海涛感到恍然如梦——新世纪初,电力行业厂网分离,初步建立起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2010年后,新能源加速崛起,目前,江苏正加快建设近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规划研究深远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海岸线50公里外的远海都被纳入了风电布局;关注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贡献的ESG绩效,近来成为企业关注的对象,“有的出口国规定,企业用电须达到15%或20%以上的绿电份额,产品才能准许进入该国市场,这反过来又加速了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潘海涛说。

  图片来源: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

  即便是传统的火电项目,事实上也已经颠覆了“浓烟滚滚”的传统想象。“早在2015年,我们就成为全国第一批、省内第一家超低排放的电厂,做到了烧煤跟烧天然气一样清洁。”郝利军的介绍让行外人颇感意外。近年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加码”,环保电价、超低排放电价等奖励措施花样迭出,火电企业纷纷使出了节能降耗的洪荒之力,作为环保管理人员,郝利军在自嘲“黔驴技穷”的同时,也由衷地为山更青、水更绿而高兴。

  “6月,我中心赴你厂开展火电行业自动监测数据的现场比对监测工作,贵厂负责环保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尤其是环保管理人员郝利军勤恳、务实,积极配合解决现场监测存在的问题……”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给大唐南京发电厂发来了一封感谢信,郝利军没想到,自己竟被点名感谢。

  “继续履行好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一如既往地做好、做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上扛起绿色发展的国企担当,为建设‘美丽古都’‘四高城市’做出更多贡献……”收到感谢信那天,郝利军没忍住,在朋友圈写下了豪言壮语。伟大的“双碳”梦想,中国在世界面前许下的庄重诺言,正在郝利军和同道者们的一笔一划中,变成时代命题下的中国答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整理收纳师:

  为家居建立空间秩序感

  暮春将夏的时节, 90后徐州姑娘刘美霞的手机始终处于“爆单”状态。每天上午9点,她和团队成员会如约敲响客户家的大门,铺上垫巾,清空橱柜,开始一天的整理收纳工作。

  “我已连续一周没休息了,每到换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今年33岁的刘美霞,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先前,她在江宁区的一家企业做会计,为照顾刚上小学的女儿,她从原先的单位辞了职,之后通过系统学习,成为了一名专职家居整理收纳师。

  收纳师到底是怎样一种职业?“整理收纳师就是全面梳理家庭的物品情况,并通过科学的收纳方式,最大化利用现有空间,让家中物品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安放位置。”刘美霞说,整理收纳一般是团队合作,期间会有两次上门服务,“第一次上门,评估家庭储物空间,做好储物用品的采购计划,之后由顾客自己采购好储物用品,然后进行第二次上门整理收纳。”

  收纳前后对比图

  整理过程中,刘美霞会不断地和客户沟通,“我经常询问客户两个问题:这件衣服经常穿吗?去年这个季节穿过吗?让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衣物进行‘断舍离’。 如果是两个季节没有穿过的衣服,我就会劝说她们放弃。”

  在刘美霞服务的客户群体中,大多是中青年中产家庭。回忆起服务的过程,刘美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客户家里难以想象的“乱”,很多衣服堆得到处都是。刘美霞曾经服务过的一家客户,别墅地下一层都是衣帽间,其中女主人的衣服占了大多数。刘美霞和其他四位收纳师奋战了三天,才最终把衣服收纳完毕。还有一位女性客户,因为家中衣服太多,只能胡乱堆放在一起,“在我们的建议下,她采购了一些储物用品,仅衣架和收纳箱子,就花费了一万多元。”

  刘美霞在为客人收纳衣物

  2021年1月,整理收纳师正式成为了人社部认证的新职业之一,并在随后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1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接受过职业整理师培训的总人数超过18000人,2020年—2021年全国新增职业整理师9800余人。

  “但大众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打扫卫生、叠叠衣服的印象上。”刘美霞曾经服务过一位家住南京草场门的客户,一家五口人住在120平米的房子里,餐桌、餐椅、沙发、飘窗、床上的物品堆积如山,“真是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当刘美霞上门服务时,家里老人却表现出极为抵制的态度,认为“不就是打扫一下家里卫生吗?犯得着花钱请人来做吗?”但在最后,看到家中从原来的混乱无序变为了井井有条,老人的脸上露出惊喜和感激之情,临走时,老人握着刘美霞的手说:“太厉害了,原来我们家还能收拾得这么干净!果然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整理收纳师和传统家政服务完全不同,传统家政以清洁为主,整理收纳师则是全面梳理家居物品,合理安排已有的空间,重建家庭的生活秩序。”刘美霞坦言,干整理师这一行,挣的是辛苦钱,一天七八个小时忙碌下来,有时候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一行需要细心、耐心,有时候收拾一个双人衣柜要七八个小时。曾经有客户向我们提出质疑,就这么一个衣柜,为什么要花费这么长时间?”刘美霞解释说,整理收纳并非大家眼中“叠叠衣服”那么简单,从业者还要学会空间诊断,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设计能力。衣服不但分季节、质地叠放,还要根据色彩学,把颜色搭配和谐的衣服,叠放在一起,方便拿取。

  生活在物质丰盈的时代,国内电商平台和快递物流行业的发达,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实现“买买买”的愿望。但久而久之,房子里堆满了各种不必要的东西。刘美霞遇到的客户中,大多喜欢无意识地囤积物品,“我曾经服务过一名收入不菲的女性白领,看到打折的衣服、鞋子,即便明明不需要,也控制不住地要买。更要命的是,她还不喜欢处理旧物,家里旧衣服、旧鞋子堆满了衣帽间,可就是舍不得扔掉,感觉每件衣服都投注了自己的感情。 ”她感慨道:“现在大城市房价这么贵,但很多人却用来堆放杂物,实在是可惜。”

  在刘美霞看来,整理收纳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客户“断舍离”,而应当从源头上控制无用物品的购入,“我们应当控制好物欲,克制自己买买买的冲动,理性消费,避免错买、贪买、多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入整理行业之后,刘美霞自身也过上了一种极简生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乱买乱囤,她笑言自己和女儿的衣服都特别少,“要是不及时洗,可能都不够穿了。”

  这些年,刘美霞感受到,人们对于专业整理的需求正在逐渐提高,而线下口碑积累更是为她们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很多客户对秩序感的空间产生了依赖,每次到了换季时节,就会请我们去维护一次。”刘美霞说,现在做收纳整理师,已经实现月入过万。“我们服务分旺季和淡季,像换季时节,服务需求较大,收入就多一些,淡季则收入减少,主要服务一些搬家的客户。”

  “每次看到杂乱的房间经过我们的双手变得整洁有序,真的是神清气爽,也非常有成就感。当顾客相信我们的专业,给予我们肯定,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感。”刘美霞相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的整理收纳服务会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未来她希望,这个行业会有统一的资格认证和规范标准出炉,“希望这个职业可以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更多人带来一个完美的居住空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家庭护理员:

  既像是家政,又像是家人

  “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切以老人为中心,为老人服务。”早上6:30,孙海琴就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前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东阳社区附近的老人家里,帮他们剪头发、擦身体、做家务、买菜做饭,更重要的是陪伴……直到晚上6点左右下班回家。如果老人需要,吃完晚饭,她还要继续上岗。

  孙海琴今年38岁,是南京江宁区“小江家护”湖熟街道东阳社区的一位家庭护理员。3年前,江宁区打造了“小江家护”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品牌,整合了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上门照护的服务需求,区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并在南京全市率先将购买服务对象扩大到辖区内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

  孙海琴平时会给老人理发、修面

  “家庭护理员既像是医护,又像是家政,更像是家人。”孙海琴平均每天需要服务约9位80岁以上的老人,每次上门服务1个小时。她记得之前一位客户,是位92岁的瘫痪奶奶,孙海琴隔天就会去一次,给老人擦擦身体,陪她聊聊天。3年多陪伴下来,一见不着“小孙”,老人就会着急。“有时候我一走,她会哭着说‘小孙,别走。’有时候奶奶还会打电话给我,问:“小孙,你什么时候来啊?”“后天!”“后天?”“嗯,后天!”“好的好的,你一定要来啊!”

  孙海琴一年大概需要照顾90多位老人,每个老人需要服务的次数不定。“有时候老人盼着你来,我还在路上,他们就已在家门口等着了。”疫情之下,她和同事的工作暂停了40天,有多位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打电话给她,希望她帮忙理发。“只要条件允许,经过规定的健康检测,我们都会义务上门理发,还给老人们送些吃的。”孙海琴说。

  陪伴是家庭护理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小江家护”机构改革后,孙海琴专门负责80岁以上老人的护理工作,她曾经照顾过的庞爷爷转为另一位负责私人照护的同事照顾,结果庞爷爷接连给民政部门打电话,要求换回小孙。“其实并不是同事和我在业务能力上有什么不同,而是爷爷习惯我了。后来还是换我过去了,我给爷爷剪头发,他很开心,剪好后让我坐下,不让我做别的事,还在电视上放《花木兰》给我看,其实也是把我当成自家小孩了。”

  和老人聊些什么呢?有的老人喜欢唠叨一些平常事、身边人;有的老人喜欢娓娓道来自己的往事;有的老人还会作为长辈关心嘱咐;有的老人则在聊天中透露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比起看似多样纷繁的护理业务,陪伴老人除了聊天、逗乐,还有必要的开导。一千个老人,可能有一千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孙海琴学会观察和倾听老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产生信任感。

  孙海琴帮助老人做家务

  聊天里透露的焦虑和不安,也反映出当下一部分老人的现状与精神状态。做了3年多的家庭护理员,孙海琴真切觉得,比起护理老人的身体,对于精神的护理更不能忽视,“特别是一些空巢和独居老人,真的很需要陪伴。”独居且患有心理疾病的张奶奶年过80,是孙海琴最放心不下的老人之一。老人较为敏感,经常谈到子女让她不开心的事,一起出去散步,还会喊肚子痛。“我摸了摸肚子,又简单给她刮了刮痧,她就说‘我好了,你看我手都热了。’我后来发现,其实她的难受是一种心理作用,只要谈到不开心的事,就会肚子疼。”张奶奶总会和她说,“小孙你不要把我丢下。”每每老人说这类话,孙海琴总是格外触动。近年来,随着空巢、独居老人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针对性强、陪伴性强且专业的养老服务,家庭护理员成了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去年的一天,她负责照顾的85岁的张奶奶突然胃疼,老人性格执拗不肯去医院。孙海琴联系老人的儿子,儿子繁忙无法赶过来,她只好先去医院为老人买药,服药后,老人仍未见好转。“我给她儿子又打了电话,好在她儿子赶了过来,带她去医院,结果一查胆囊出了问题,所幸问题不大,及时得到了治疗。”后来张奶奶痊愈,十分感谢她,“要不是你,我命可能都没了。”这次经历,让她再次意识到,对于很多独居老人来讲,家庭护理员职业存在的必要性。

  3年前,还在江宁承包藕田的孙海琴得知“小江家护”招募家庭护理员,便决定报名,在参加一系列培训之后,拿到了养老护理员专项能力证书。她清楚地记得,2017年底,她第一次去“小江家护”开会的时候,只有十几位护理员,如今“小江家护”已经有200多位家庭护理员。让她和同事感到欣喜的是,这几年,家庭护理员这个队伍中逐渐出现了年轻的面孔。“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35岁,是同事中几乎最年轻的,大多数都是50岁以上的中年人。而现在,比我年轻的有不少,甚至还有一些男孩子也加入了家庭护理员的队伍。”孙海琴说。

  骑着电瓶车,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好的表格上岗出发,孙海琴喜爱这样一份给人爱也获得爱的工作。她的邻居、76岁独居的牛爷爷身体康健,只是希望她能来陪他聊聊天,“你晚点来不要紧,我看到你和孩子就很开心。”——孙海琴带着两个女儿,工作早出晚归,牛爷爷经常欢迎孩子们到他家去玩。牛爷爷是她照顾的老人,更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比起计较工作时长、赚多少钱,相处下来的感情、互相的帮助和治愈,才是做这一行最有价值的收获。”孙海琴说,她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下刻板印象,加入到家庭护理员的队伍中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

  【悦读】

  母爱如书,用一生去阅读

  再过两天就是母亲节了。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千百年来,人们感恩母爱,赞颂母爱,用手中的笔书写动人的母爱,本期“悦读”版推荐八种讲述母爱的经典读物,让读者透过温暖动情的文字,阅读母爱这部永远无法读完的大书。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的标志性作品,以参与1902年“五一游行”的领导人之一扎洛莫夫及其母亲扎洛莫娃为人物原型,塑造了革命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在儿子巴维尔的影响下,尼洛夫娜凭借着纯粹的母爱,从一名卑微软弱的老妇人,成长为自觉坚定的革命者。当儿子巴维尔被捕,在法庭上发表演说时,尼洛夫娜依然冒着危险担负起递送儿子演说词的任务,直至最后被暗探逮捕。尼洛夫娜给几代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她的身上,读者感受到崇高的母爱与革命理想的交织与协奏。

  在中国革命史上,同样有很多“革命母亲”的光辉形象。很多人看过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在丈夫欧阳梅生、长子欧阳立安相继为革命献出生命后,陶承带着孩子们辗转奔波在敌后,抚养他们长大,将孩子们送上革命道路。陶承将一切都献给了党,用一位母亲的坚韧和坚持,迎接革命胜利曙光的到来。母爱是自私的,但革命者的母爱是无私的。在书中,她这样动情地说:“如果说,我的家庭曾经遭受了若干不幸,那么,敌人又毁灭过多少个这样的家庭。孩子们付出生命,这是为着更多的母亲不再失去自己的儿女。”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著名作家张洁在母亲去世后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在她看来,一个人在五十四岁时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时成为孤儿痛苦得多。在母亲去世后,大病一场的张洁用文字记录下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天:“我亲吻着妈的脸颊,脸颊上有新鲜植物的清新。那面颊上的温暖、弹性仍然是我自小所熟悉、所亲吻的那样,不论在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准确无误地辨出。可从今以后再没有什么需要分辨的了……”椎心泣血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让读者体会到子女在母亲远行后的悲痛,也愈加珍视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寸光阴。

  著名作家池莉的叙事散文集《立》也是一部饱蘸母女深情的作品。所不同的是,她是从母亲的视角看女儿。从女儿出生开始,一直写到女儿从世界一流大学毕业,顺利踏上社会,娓娓道来中流露着母亲对女儿的真挚情感,也让读者领悟到,爱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母亲抚养女儿长大,女儿同时也成就着母亲。

  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一个儿子和书的世界”。在得知母亲罹患胰腺癌晚期后,施瓦尔贝一度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偶然地,他选择用书与母亲沟通,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有了两个人固定的读书会。他们探讨各种话题,包括勇气、信仰、孤独、感恩,最终这对母子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深度了解彼此。正如威尔·施瓦尔贝所说:书让我们彼此更贴近,也让我更了解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加里从小跟随母亲长大,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的许诺》回忆了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往事,刻画了一位勇敢而冒失、深情而严格的母亲,在字里行间寄托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在作者轻松调侃的笔调中,所有辛酸的磨难、艰苦的奋斗仿佛都化为一抹轻烟,惟有绵绵的母爱,如一眼清泉,润物无声,永驻心田。

  在今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12本好书中,有一套著名作家梁晓声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经典文章合集《致父亲+致母亲》,其中的《致母亲》是梁晓声以母爱为主题的经典文章合集,其中《慈母情深》和《老水车旁的风景》入选了语文课本和中考试题。《致母亲》中,不光有辛勤养育子女的母亲,也有追逐天真梦想的女孩,憧憬美好恋情的少女,悉心照料家人的妻子,以及社会上挣扎求生的女人,这些无一不曾是母亲在某时某地的身份和经历。她并非生来就是母亲,她有过愿望,有过理想,经历了很多辛苦,遭遇过不少创伤,却将一切深深地隐藏,留给我们的只有绵延不绝的嘱托与叮咛,以及无边无际的包容与奉献。

  和其他“母爱作品”相比,作家、音乐制作人许常德的《“母爱”真可怕》显得有点“另类”,但也值得一读。在许常德看来,母爱在每个家庭中都随处可见,起着关键作用,但也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母亲对孩子的过度操纵和投入,会让孩子成为“木偶”;只一味要求孩子,却不尝试去了解孩子;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并拿自己的爱来作为要挟等等。许常德认为,只有跨过家庭教育的误区,才能让“母爱”更加完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