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帮助近2.5万家企业修复信用!江苏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2/09/22 10:2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良好的信用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与核心。9月22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半年成绩单”:截至9月20日,已对35217家失信企业进行全面“信用体检”,帮助符合条件的24924家企业依法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企业一旦被纳入失信,将在融资、招投标方面存在诸多的限制。3月底以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在江苏全省有序推进。专项行动以“暖企”行动为核心,将全省42373家失信企业纳入治理范围,逐一全面核查失信企业基本信息、纳失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履行能力等。

  在全面“信用体检”的基础上,江苏法院建立可退出、需指导、应约束三类清单:对其中已停产停业、无人管理且失去履行能力,或者已符合破产条件但沉积在执行程序未能彻底退出市场的企业,纳入可退出清单,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删除失信信息;将具有主动履行义务和纠正失信行为意愿,但暂时履行困难的企业,纳入需指导清单,指导其配合法院执行、主动履行义务,或者促成其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经指导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删除失信信息;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且没有纠正违法行为主观意愿的企业,纳入应约束清单,继续依法采取信用惩戒措施。截至9月20日,全省法院经过严格审核,已依法将24924家企业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鼓励和支持守法诚信行为的同时,全省法院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保持高压态势,促进企业减少违法、失信行为,共对235人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数量为历年来最多。

  坚持严格依法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并重,省法院进一步明确纳入和退出失信名单的实质性要件和程序性要求,探索纳失预警、纳失宽限期、信用修复证明等机制,引导企业从“要我履行”变为“我要履行”。同时,灵活采取执行和解、“活封”“活扣”等措施,努力减少对企业被执行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并要求对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企业慎用纳失措施,给困难企业“喘口气”“喘气”“回血”的机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