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李鸿章祠堂遗址再现“人戏池中,莲叶田田”美景
2022/09/22 22:1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静静的弧形水池里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散发出阵阵芳香,9月22日上午,在位于南京秦淮区四条巷77号的李鸿章祠堂,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荷花池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这处新发现遗址终于再现了当年“人戏池中,莲叶田田”的美景。

  1901年,晚清重臣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下令在他生活、工作过的省份建造祠堂,南京李公祠耗资8000两白银,全部建筑面积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十座敕建专祠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不过,在几年前,这个庞大建筑群已没有了昔日的气派,古建筑本身已破败和凌乱不堪。

  2018年,南京市文旅局启动开展了李鸿章祠堂保护与展示项目,结合项目的实施开展了相关考古工作,在考古勘探中发现荷花池遗址一处。“遗址包括砖砌池壁和池中五开间建筑基址的柱墩。虽然只剩残壁,但似乎荷香犹存。”南京市文旅局文物保护处三级调研员张国祥告诉记者。

  为了更科学地保护遗址并有效活化利用,恢复其盈盈芙蕖白鹭飞来之盛景,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委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沈旸、张旭、俞海洋等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编制了荷花池遗址保护和环境整治方案。2020年,历时两年、经过市文旅局指导推进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后,荷花池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案终于成型!

  “荷花池遗址由砖砌池壁、木桩、池底和建筑基址的土体构成。池壁没有明显外突,砖块有少量的脱落,可以看见下部的木桩顶端露出,池底及建筑基址的土层没有明显塌陷。”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旸副教授告诉记者,“荷花池遗址保护的核心问题是稳定地下水,需要控制雨水、地表水灌入和下渗,并保持地下水可散出。而且,保养和展示需要池壁及木桩可以近观,满足日常巡察的要求。”

  据了解,经过设计团队细致入微的前期调查、研究和探索,独具特色的保护与展示方案形成,“池中钢盆”为此而生,防透兼顾,并可进入“盆”内,贴近池壁游览。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两个对称的弧形凹地中,嵌入了特制的“钢盆”,里面种入大量的荷花,人可以沿着栈道进入“钢盆”中,近距离地观看荷花。

  记者还注意到,在荷花池遗址的东侧,原有高近4米的空斗墙(指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与同厚度的普通实心墙相比,可节约砖材、砂浆和劳动力,同时提高了隔热和保温性能)设置了单坡廊。“单坡廓既保护了空斗墙,又提供了观赏池荷的舒适场所。”张国祥告诉记者。

  未来此处将对外开放,想必每年的盛夏时节此处会成为喧嚣城市中一处静谧的休闲网红之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