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解锁发展关键词,代表委员请回答
2023/01/17 07:40  新华报业网  

  上一期,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邀请5位代表委员,就经济总量预计突破12万亿元、高铁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关键词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期我们再次采访5位代表委员,为大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从哪些方面发力?

  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的重点,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统筹推进8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省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丁荣峥谈了自己的思考——

  集成电路是“工业粮食”,是江苏正在培育的1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入列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70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半导体企业占8%左右。去年第四批4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有40家半导体企业。中国电科下属从事集成电路封装的无锡中微高科公司,跻身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很关键。新修订的《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于今年3月实施,明确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关要求,我们也在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与微系统重点实验室落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中心获批在南京建设。未来将有更多国家级平台载体在江苏建成。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抓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面对集成电路人才短缺,国家在2020年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独立出来,设立为一级学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对集成电路的重视。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建成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东大还是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南大也是8个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

  这几年,我们企业加快构建自主培训体系,围绕技术、技能、管理3类人才培养需求,侧重于解决工程问题,建立成体系的课程。比如,针对高可靠性高密度高性能封装,计划推出60多个培训课程,并通过课程大赛淬炼,逐步形成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技术实训课程。有些课程向全行业开放,像集成电路版图培训已在行业开展几轮。我们还开展自主硕士培养,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推荐优秀技术骨干攻读工程博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标准是基础,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技术积淀的形式之一。我们已推出多个集成电路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并开展省信息处理微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以标准促进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与研制生产单位开展从设计到验证的同步优化,加快国产化的推进。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和产业链人才攻坚计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保民生,如何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制定实施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就业的表述,引发会场内外关注。

  去年江苏就业形势如何?今年又将如何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我们请到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解答——

  去年,江苏就业局势保持总体平稳,主要指标运行稳健,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稳定全国就业大局“压舱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比重超1/10,提前超额完成12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中西部脱贫人口在苏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今年,我们将坚决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重点突出“五个坚持”:

  坚持宏观政策聚合,指导推动各地建立重大政策和重要决策影响就业、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等评估机制,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评价体系,研究促进共同富裕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坚持经济发展贴合,出台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加强用工指导服务,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扩大服务业就业,拓展农业就业空间,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

  坚持产业人才融合,以产聚人、以人促产,系统研究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分布、流动,完善引进、培育、使用、激励等制度机制,建立完善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鼓励企业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打通政校企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链;

  坚持市场政府结合,注重市场引领、政府引导,积极拓展就业高度市场化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的实现途径,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通过培育劳务品牌、实施以工代赈、深化劳务协作等途径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协同各方建好用好“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预警机制,加快构建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帮扶机制,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行动,办好“家门口”就业民生实事项目;

  坚持创新创业整合,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动行动,将高校毕业生、博士后、专业技术人员等高素质人才作为推动“双创”的优先目标,促进人才引培与创业就业深度融合,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有效整合政策、资金、载体、活动等创新创业资源,推出贯穿全年的创业服务活动,加强创业主体全生命周期扶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合力种好长三角“试验田”,下一步往哪走?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动力强劲、步履稳健。成立3年来,示范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推进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30多亿元,带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合力种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下一步往哪走?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吴江区区长王国荣这样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示范区取得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度高的成绩。吴江作为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去年,我们的综合排名再进位次、列全国第八,全省2/3的“世界500强”民营企业在吴江,新材料成为吴江第四个千亿级产业,产业创新集群加快构建,生态绿色的底色更加鲜明,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不是一城、就似一城”的高品质生活。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合力种好示范区这块改革试验田,进一步坚定我们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落实省两会精神,用更多可观可感的成果推动示范区建设。

  加快打造科创高地。在示范区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叠加优势之下,我们将发挥吴江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加速汇聚各类资源,做大做强四大千亿级产业;发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重大载体平台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打响“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让发展的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加快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吴江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将厚植优势、擦亮底色,全面保护好太湖、湿地、河流、大气、土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全域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让吴江人推窗见绿、出门是景、抬头看到蓝天,天天都有好心情。

  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宜业空间。“十四五”期间,吴江有3条高铁(城际)、4条地铁、3条隧道,以及苏州南站、盛泽站两个枢纽门户在建设,“北融主城、东接上海、西拥太湖、南联浙江”的区域格局将加速构建。“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战略交汇点的太湖新城,正聚力打造“苏州城市未来新中心”,“布产业、聚人气、出形象”。整合吴江的历史人文、特色田园、美丽湖泊、滨水空间等得天独厚资源,加快建设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苏州湾博物馆,实施更多民心工程,渐次打开“江南文化”新空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建设和美乡村,我们的家乡该有多美?

  过去五年,我省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工作,改善10万户农房、创建1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建200个绿美村庄,加快打造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高水平建设和美乡村,将有哪些举措?我们的家乡该有多美?对此,省人大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费少云作出回应——

  近年来,江苏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展现出可观可感的“农村美”现实模样。目前,全省累计改善农房超过40万户,命名593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探索走出一条乡村与都市交相辉映、协调发展的路径。江苏公布的439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76组省级传统建筑组群,也正成为人们寻觅乡愁的好去处。

  在之前3年改善30多万户农房的基础上,去年我省持续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优化完善农房改善政策配套和技术支撑,重点推进1980年及之前建的农房改造改善,支持鼓励1980年至2000年所建农房的改善,对有安全隐患的优先及时改造,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过去一年,各地上报完成改善的农户数超过省定改善10万户的年度指导性计划。

  大力改善农房,让农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同时,我们持续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随着去年命名147个省特色田园乡村,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推动各类特色资源“串点连线成片”,加强区域沿线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形成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雏形。

  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江苏一直在努力。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农房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重点推进农村危房消险解危、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老旧农房改造改善,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民自我更新住房,今年再改善10万户左右农民住房条件。

  在乡村方面,围绕“特色”“田园”“乡村”3个关键词,推动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组织设计团队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农户,制定更接地气、更符合农民需求的规划设计方案,让乡村有“颜值”,更有“灵魂”。今年再创建130个省特色田园乡村,指导各地培育形成一批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并持续开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调查申报,以有效措施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在江苏发生的中国故事,怎么讲得更精彩?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讲好在江苏发生的中国故事。如何加强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省人大代表、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张金萍从文博工作者的角度加以回应——

  江苏历史文化悠远,文脉“家底”厚重。打造新时代的江苏文化标识,离不开讲好文物故事。我在南京博物院工作,切身感受到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旺盛的文化生命力,见证了文物遗产的社会影响力与关注度的持续提升。

  当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启动。江苏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有22项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无锡鸿山、阖闾城、扬州城、高邮龙虬庄遗址等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地域文明史的重要物证。这项工程,将完整准确讲述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同时,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启动6年来成果斐然,让更多的典籍“活”起来,重新走入当代。

  通过这两项工程的实施,可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江苏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根基,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动能。

  我注意到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对考古和文物保护的支撑、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近年来,全省文博单位在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普遍得到快速提升,仅南京博物院就拥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需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推动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进一步开展,我们要加强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对考古和文物保护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新手段、新工具,努力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利用科技力量,为新时代文物“活”起来赋能。如何让文物和遗产“活”起来?不仅仅是推动数量上的增加,我们还要通过全面、深入、透彻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阐释文物遗产的价值、内涵、精髓。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充分利用数字媒介的传播优势,让文物腾“云”驾“数”,变得可亲可感可知。

  如今,博物馆正在持续提升魅力,在公众中引发“博物馆热”。走进南京博物院的广大观众中,年轻人群体占多数。看到观众排队等候入馆,既让我们感动,又为我们增添更强的底气和信心。文博工作者要继续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生动鲜活、通俗易懂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江苏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统筹 孙巡

标签: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