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攀越计|从塔基到塔尖,如何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冒尖?
2023/05/26 08:13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用设备来生产设备,用5G来制造5G,专精特新企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就是“专精特新”……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南京市江宁区进行蹲点调研时,听到了这样一串有趣的“绕口令”。“小巨人”企业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发展密码?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说,这句话又意味着什么?记者通过实地调研解码“绕口令”,寻找背后的答案。

  聚焦·课题:

  如何向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高地迈进?

  江宁滨江开发区

  万里长江奔流,自西向东,进入江苏境内的第一站便是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在南京西南部的这片区域内,密密麻麻的厂房遍布其中。

  南京工艺的“5G+智能滑块生产线”车间

  记者来到位于江边的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厂区内“坚持重大专项引领,加快创新发展步伐”的标语尤为醒目。“我们是国内从事精密滚动功能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专业化供应商,在精密滚动功能部件领域,多年来坚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专注解决‘卡脖子’难题,去年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曹泽云指着“荣誉墙”告诉记者。

  宁庆数控生产车间

  离南京工艺不远,在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庆数控”)末端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组装作业——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及各种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于2022年成为工信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南京制造业高地,江宁区产业根基深厚、创新氛围浓厚。如何向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高地迈进?江宁区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制造业基础,培养“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支持大企业赋能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反哺大企业,加速聚集起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俯瞰宁庆数控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2022年,江宁区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4家,其中包括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2年底,该区累计申报成功了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位列全省区县第一;申报成功2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位列南京市第一。

  行动·效应:

  从“塔基”向“塔尖”的攀越

  从中小企业到单项冠军之路,类似攀爬一座金字塔。塔基是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往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往上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塔尖是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

  宁庆数控研发的横梁移动式数控龙门加工机床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宁庆数控就经历了这样的攀越过程。“30多年前,我们企业主要做钳子、扳手等简单的机床设备,然后是数控机床。2013年,我们看到市场缺口的存在,找到了航空航天装备这样一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领域,从此开始突破。”董事会秘书笪宇航坦言,当时航空航天领域的数控机床设备基本以进口为主,想要发展并不容易。但宁庆数控引进了大量的研发人员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在航空航天机床这一“专”门领域,苦练本领,不断解决“卡脖子”难题,最终达到目前基本实现“进口替代”的水平。“用我们的数控机床来生产加工航空航天零部件。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历经无数道工序,订单式生产,这对机床设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高到什么程度?加工和装配精度必须达到头发丝直径的程度。”在宁庆数控的机床生产车间,笪宇航这样说道。

  在深耕传统产业、夯实制造业根基的同时,江宁区不断尝试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南京工艺的“5G+智能滑块生产线”

  在南京工艺的“5G+智能滑块生产线”上,记者看到,4台四轴加工中心与机械手默契“搭档”,完成零件的无人装夹,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加工。“过去,四台机器需要十多名工人两班倒进行操作。如今,整个生产线只要两个人进行管理,通过数字化采集生产过程的数据,实现装夹、加工、检测、搬运等产品制造环节实现全程自动化和无人化。”曹泽云说,在江宁滨江开发区的支持下,公司搭建了服务于制造加工的5G虚拟专网,利用5G专网响应速度快、传输效率高的优势,实现生产自动化。“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将有更多的智能化工业场景。”

  南京工艺生产车间内的AGV搬运小车在运输和搬运物料

  “智改数转”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批制造业企业向“智造”转型;以“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联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江宁区制造业“塔基”也因此更加坚实,区内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越走越稳,“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集群队伍不断壮大。

  调研·问计:

  “七个一批” 工作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说制造业是江宁区的底色,那么“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已经成为江宁区的底气。

  江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运行监测协调科科长吴以华在交汇点新闻的“政”直播节目中表示,江宁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主要是江宁区工信部门创造性地开展了“七个一批” 工作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育机制体系,为全区“专精特新”企业队伍的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引一批”。江宁区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用电用能、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优先服务,并建立服务专员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二是建立梯队培育机制“育一批”。分别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培育库,精心遴选优质企业入库培育,打造分层梯队培育格局,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

  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入一批”。该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类主体协同、五种模式推动”中小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即以“园区、街道、企业、专业化第三方运营团队”为主体,通过企业自主转型、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土地回购再开发、载体盘活再利用、工业地产开发专业团队运营产业园区五种模式,鼓励先行先试,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样板。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奖一批”。为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产品开发,江宁设立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每年选择50家左右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创建初期都得到过专项扶持。

  五是开展精准惠企服务“帮一批”。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全区相关部门打好惠企纾困组合拳,积极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有效落地落实。

  六是建立金融助力机制“上一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组织政企银对接会,优化“专精特新贷”金融产品,协调金融机构开展个性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七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聚一批”。江宁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的创新资源集聚度高,拥有产业集群优势。

  在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程俊杰看来,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在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方面成绩斐然,除了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的产业生态。江宁的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国电南瑞、国博电子、菲尼克斯等“链主”企业,通过上下游整合、协同,带出一大批专精特新“配套专家”,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二是雄厚的创新支撑。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江宁优质创新资源丰富,持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创新的“源头活水”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稳定的政策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才能让企业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能力,需要稳定的政策加持,帮助企业长期聚焦利基市场,顺利度过产业周期。

  建言·启示:

  要做大“塔基”,做强“能力”

  程俊杰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江苏制造业规模和配套实力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具有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天然优势。

  江苏进一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大“塔基”。要真正尊崇和重视中小企业,政策设计要更多坚持普惠性导向,聚焦解决共性问题。坚持分层分类原则,优先支持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做强“能力”。要通过竞争性制度,引导驱动“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提升专注一流的战略能力、价值实现的市场能力、深度创造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基业长青。三是稳定预期。进一步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扬“四敢”精神,为“专精特新”企业坚持匠心永恒、实现持续增长、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领导者地位营造更加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王高峰

  采写|张红

  视频|王子杰

  片头包装 | 张琦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