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当劳模工匠站上“三尺讲台”
2023/05/26 11:21  新华报业网  

  “越是宏伟的蓝图、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劳动创造、持续奋斗。”5月25日,河海大学闻天楼内座无虚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原来,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代表,正在运用生动的事例和语言,向青年学子分享他们的从业经历与初心故事。

  让崇尚劳动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深潜先后突破多项核心深潜技术,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远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船舶第七Ο二研究所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中国载人深潜最好的时代,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完美融合。

  从自主设计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再到探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这背后是载人深潜团队无数日夜的接续奋斗,他们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如今,这支载人深潜队伍不断壮大,既有专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也有为每次深潜保驾护航的基层维修人员。

  “地球上的海洋被认识的还非常有限,尚有80%的海底地形地貌未被认识,还有很多宝藏有待我们去开发,包括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这些都给载人深潜带来很多挑战。”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叶聪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发挥专业所长,一起探索深海。

  河海同源,叶聪的讲述引起了在场青年学子对海洋事业的向往与讨论。“其实,一代代河海人不辞辛苦,只为河清海晏的实干奋斗精神,也与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高度契合。”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迎春表示,“双进”工作是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拓展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务实举措,希望这场示范活动能够在优秀的土壤里种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

  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芳华”

  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个人起点如何,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同样能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从一名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再到一代大国工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在车床上诠释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十几岁开始努力不嫌早,四五十岁开始努力不嫌晚。”在胡胜看来,成功就是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持续性努力,把事情办得更好更细致更高效。

  雷达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非常苛刻,是门“刀尖上起舞”的手艺。作为数控高级技师,胡胜先后在机载、舰载、车载火控雷达上,承担70多项关键重要零部件的加工任务。胡胜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先后破解狭小空间加工、高精度薄壁零件等30多项技术难题,承担了关键工序、关键件和重要件加工100多项;先后组织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成果达到150多项,实现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蚕的一生有多长?”“蚕丝是如何获得的?”全国劳动模范、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芳用蚕的故事与个人的奋斗史向同学们诠释,劳模精神正如春蚕那样,每天多做一点点,创新一点点,日积月累,精益求精。

  2002年,胡毓芳带着7万元启动资金和4名女工走上创业路。经过多年探索,她创建的苏州太湖雪品牌,围绕一根蚕丝开发专利45项、版权96项、成为第53届世乒赛官方唯一指定丝绸品牌,打造了以蚕桑为主题,集产品高端定制、科普展示、蚕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助推农民种桑养蚕走上致富之路。“传统产业人才缺口大,要实现科技创新很难,养蚕制丝这项传统技艺需要更多年轻人创新传承。”胡毓芳说。

  思政教育也需要“劳模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以劳模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构筑和赓续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之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通过讲述劳模工匠精神背后的故事,让更多青年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虞滢副教授表示。

  那么,如何在思政课中融入劳模工匠精神?

  “在理论教学环节,我们会向学生讲述那些惊艳世界的大国工程背后的故事,比如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河海人的身影与智慧;我们也会将劳模工匠精神与国家的产业链建设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党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伟大精神力量。”作为一所以培养水利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理工类大学,虞滢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劳模工匠精神这样一条教学主线,非常贴合学生的专业实际。

  “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如何让思政课走出思政小课堂,去发挥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果。今天三位劳模工匠代表走进河海大学,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为观众们带来生动的一课,我想这正是理解与践行劳模工匠精神的一种创新性和典型性的做法。”虞滢说。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省总工会聚焦职工和学生两类重点群体,在全省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通过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干部群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三年来,“双进”工作已成为江苏职工思政工作新名片,线上线下直接参与超过2500万人次,在全社会奏响了“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的时代强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杉

  图片来源 张旭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