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质量发展 局长面对面|做“好金融”,“好地方”扬州的新探索 ——对话扬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吴顺文
2021/11/07 19:45  

  【编者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力争从金融大省迈向金融强省的关键时期,更是江苏金融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高质量发展时期。江苏金融业如何做?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联合推出《金融高质量发展 局长面对面》全媒体访谈,探究各地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报业网讯 10月26日,扬州7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地上市工作机构、部分金融中介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一场“北交所上市专题培训会”。在此之前,扬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出台文件,对辖区企业抢抓北交所机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支撑?带着这一话题,记者对话扬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吴顺文。

  扬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吴顺文

  好地方,需要更好金融环境

  记者:贯彻落实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谋划未来五年扬州金融业的发展,首要工作是什么?

  吴顺文: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而将“肌体”和“血脉”融为一体,靠的是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第一要完善地方金融供给体系。在扬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为主体,小贷、担保、典当、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还要培育扶持多层次、多类型地方金融组织,有效满足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有了供给体系,还要有直达途径。为此,我们围绕着政银合作、银企合作和扬州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解决金融服务一公里问题,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服务,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第二,需要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信贷投放要更加合理。我们以银行机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为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切实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深入推进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努力发展绿色金融。

  第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局,融入各建设战略,聚焦主导优势产业链和新兴产业布局,先后与省国开行、农发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产业提档升级、园区二次创业、企业技改、城市更新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支持力度,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资金需求。

  第四,精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全面做好政府债务接续、企业大额债务化解、非法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处置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防止金融生态遭受金融风险破坏。

  好金融,需要与企业共同成长

  记者:今年,扬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金融业在抗击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作为?

  吴顺文:当前,扬州经济正处于疫情后全面恢复阶段,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保企业稳预期促发展的“苏政30条”“扬10条”等文件精神,着力解决企业在贷款、展期、续贷、偿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疫后恢复”。

  总体来看,首先是扩大金融供给。疫情期间,我们要求银行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生产经营正常但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有续贷需求的企业通过转贷、展期、延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不享受延期还本付息和无还本续贷政策的中小企业到期贷款,实现应转尽转。全市银行机构为23142户企业发放贷款410.64亿元;累计为288户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发放贷款4.65亿元;已发放再贷款18亿元,办理再贴现8.86亿元。同时,我们加大政银合作力度,争取了一批各上级银行对扬州金融支持政策和惠企政策,争取定向扶持普惠金融政策。

  其次降低融资成本。截至8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办理普惠小微延期还本247.5亿元,延期率87.9%,全省排名第2。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为4.89%,较7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累计减费让利8105.09万元。全市8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56%。开展金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银企对接系列活动,凡企业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均已落实到位。此外,扬州所有银行从9月底开始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票据、银行账户、转账汇款、收单、函证类业务手续费。

  另外,优化金融服务。督促金融机构做好疫情期间企业线上融资业务,疫情防控期间,银行机构通过平台累计为498户企业发放590笔19.87亿元贷款;引导金融机构为184户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调整征信记录和还款安排,涉及贷款金额15.06亿元。提前落实客户到期授信续贷续保等业务对接,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全力做好稳产保供融资担保服务。对接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对三季度支小支农比例再担保业务开展定向降费。目前,全市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同比增长35%;其中支小支农担保额占业务总量的82%,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好风凭借力,服务更高效

  记者: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机遇,加大企业上市力度,扬州有哪些做法?

  吴顺文:让企业上市更加高效,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总体来看,扬州在推进企业主板上市的同时,北交所的推出,为扬州新三板挂牌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机遇,我们也在积极抢抓这一机遇。

  目前,扬州市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挂牌企业数量连续数年位居苏中、苏北前列。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全市动态保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0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超100家。

  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工作的通知》,分成四类推动北交所上市工作。第一类是推动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全速冲刺北交所上市;第二类推动新三板基础层企业进入创新层;第三类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启动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计划;第四类是引导现有上市后备企业调整上市思路。

  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上市培训力度,邀请股转系统专家先后在仪征、高邮等地区对上市“预备队”企业集中培训,为壮大扬州市科创产业向资本市场“借力”。

  另外,我们建立了企业上市服务专员制度,明确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上市服务专员,精准梳排北交所上市的后备企业,持续加大企业北交所上市宣传引导、培训指导,不断完善各项服务。

  在综合评价区域优势、产业优势等因素后,扬州提出建设瘦西湖基金小镇,探索扬州特色金融集聚区的发展路径,除了地理上的聚集,还要实现金融产业链的聚集,凝聚赋能产业发展的合力。目前,在瘦西湖基金小镇,配备服务专员,从注册到设立提供一揽子服务,时间压缩至两周以内。广泛吸引股权投资机构、产业基金、风投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落户,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95家,总认缴额近50亿元,总实缴额10亿元。同时,瘦西湖基金小镇系统构建了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监管体系,逐步建立穿透审查、关联企业风控评估等制度,实现金融风险“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搭建企业及高管红黑名单。通过立体式监管体系筛选,申请入驻企业拒绝率超50%,有效排除了金融生态圈风险隐患。

  新华日报·记者 赵伟莉 储楚 高雁南/视频

标签: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