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质量发展 局长面对面|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金融探索之路 ——对话淮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徐洪云
2021/11/21 18:49  

  

   【编者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力争从金融大省迈向金融强省的关键时期,更是江苏金融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高质量发展时期。江苏金融业如何做?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联合推出《金融高质量发展 局长面对面》全媒体访谈,探究各地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淮安国联集团举办金融赋能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论坛暨金融中心C组团合作签约仪式。会上,淮安金融中心提出要打造各类金融机构和名优企业的“高平台”,搭建淮安产业发展的“大舞台”,引领和推动淮安金融发展层次和现代化服务功能的全面升级。

  实际上,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速实现金融赋能,推动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对这样的目标,淮安如何以“金融”为抓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打造资本市场的“淮安板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话淮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洪云。

  淮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洪云

  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记者: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淮安如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徐洪云: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淮安涉农贷款余额1928.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35%,同比增长17.65%;现有2户农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42户农业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全市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余额125.3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余额105.02亿元,占比83.79%。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近年来淮安在农业板块多维发力的结果,围绕“总量更多”“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环境更优”等不断注入金融能量。除全市38家银行机构外,金融的支持还集中在全市879个各类普惠金融服务站点、36家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类金融组织。

  金融“触角”多点覆盖,接下来考虑的是如何发力问题。今年以来,淮安持续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有效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改革。淮安农商行推出天参供应链贷款,累计发放贷款16.8亿元,惠及农户1360户;市农发行采用粮油市场化业务供应链融资“三一”模式,投放粮食收购贷款9.7亿元;市农行推广“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金融服务模式,为同质化的1711个客户集群提供高效信贷服务,贷款余额17.06亿元;广发银行为码头镇淮安农业科技园投放1.6亿元的5年期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等。

  与此同时,淮安加码金融科技,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金融生态建设。市人行选取金湖县作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融资试点,打造农村产权“区块链+交易鉴证+抵押贷款+他项权证”抵押融资链条、“区块链+信用贷款产品”贷款模式等,目前已通过区块链平台发放43笔2080万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盱眙县、洪泽区建设普惠金融大数据平台,通过采集财政、农业、人社等部门信息实现“互联网+信贷”的信用信贷模式,累计授信24.18亿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淮安也一直在寻找并肩合作的伙伴,相继与省农发行、江苏银行、省农行、省国开行等多家省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9月,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决定“十四五”期间对淮安重点产业项目、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提供净增不低于600亿元信贷支持。

  抢抓“北交所”上市机遇 全力打造“淮安板块”

  记者:北交所已经开市,淮安在把握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上,有何做法?

  徐洪云: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开启了中小创新型企业尤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新、便利的融资主渠道主阵地。淮安抢抓机遇,深入践行“抓上市就是抓招商、跑上市就是跑资金、忙上市就是忙发展”的理念,引导、鼓励企业加快资本运作、实现上市融资,助力资本市场建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打造上市企业的“淮安板块”。

  企业上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如今,淮安集聚一批优质企业,仅今年就有8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苏北第二。经过前期大量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普遍存在股改成本较高、企业上市及上市后再融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我局强化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培育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纲领性作用,将19项“硬核”意见转化为企业努力、政府发力和机构加力的制度保障。

  “信息不对称”是企业上市的堵点。围绕全市全市制造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我们建立“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工作梯队,摸排筛选72家国家级和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具体来看,我们通过强化对重点培育、股改辅导、申报审核阶段企业的分类指导,加强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政策争取、一企一议、特事特办等全过程帮办服务,为上市后备企业建立“绿色通道”。

  此外,创新“专题培训+”模式,我局举办上市企业辅导沙龙、专题辅导座谈会等,邀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业内专家围绕国内资本市场现状、上市路径、淮安企业上市对策等作专题辅导。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实体经济越来越“结实”

  记者: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淮安金融如何护航实体经济?

  徐洪云:今年前三季度,淮安不断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存贷款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普惠型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信贷投放明显加大。全市银行机构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58.88亿元,同比增长20.76%;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69.39亿元,同比增长19.18%。

  尤其推动全市金融机构用好用足人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以来,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逾2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金额214.6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33.74亿元,比年初增加43.86亿元。

  与此同时,为推动银行敢贷、愿贷、肯贷,调动银行积极性,淮安不断健全融资担保风险分担体系,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农支小功能。今年1-9月,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金额34.42亿元,占新增担保金额比重84.01%,年化综合费率不足1%。

  畅通金融服务“毛细血管”,融资对接质效提升。我们不断优化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如设立“淮河华商贷”特色专板,设立10个特色金融产品,引导184家侨资企业注册;截至10月末,平台注册企业用户61218家,接入金融机构58家,上线363个特色金融产品,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18.02亿元。组织召开全市政银企信贷融资对接会、全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推进会,会同市相关部门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大赛”“鑫智力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赋能提升”等活动,强化金融、服务、企业、科技领域间的互动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企业贷款难、银行难放款问题,今年9月,淮安创新推出惠企“码上贷”信贷融资服务,全市38家银行提供了115个特色产品。至10月底,扫码申请贷款的市场主体达3814户,贷款申请金额近43亿元,已有3388户获得贷款金额30.55亿元,其中线上“秒贷”2521户,金额3.95亿元,线下定制服务867户,金额26.6亿元。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储楚 赵伟莉 高雁南/视频

标签: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